健康咨询描述:
我老婆8个半月时剖腹生了双胞儿子,小儿子因体重较轻(2.2kg),一出生后,医生就送进婴幼儿病房进暖箱吸氧。但到第三天时,小儿突然出现全身青紫且开始抽经,医生做了诊断,初步认为是缺氧做致。于是,我马上转到市儿童医院抢救。当时做了CT透视,发现头颅有出血现象。在儿童医院住了半个月初步康复后出院。在前不久,小儿满10个月了,我发现小儿子的发育和大儿子相差很远,大儿子会说简单的话了,并可站立,人也很灵活,但小儿子现在连坐都坐不稳,双手拿不住东西,眼睛不知道看人,给人感觉就是看人时没有焦点,踩在地上时只能是脚尖着地(是不是剪刀步?)在上个月底,我带小儿做了CT和脑干听觉检查。脑干 听沉检查是正常的,但CT却发现小儿的右脑发现了软化灶现象,医生说是当时缺氧出血后产生的后遗症。
小儿子的病情对我们打击很大,本来,我们只是普通的打工者,养两个儿子,已让我入不敷出,家里日见拮据,当然,钱花了只要人好也就行了,没想到又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小儿子的一辈子有可能也就这样给毁掉了。但我还是不想就这样放弃,在医生的建议下,我给他买了“天聪一号”和“脑康达“两种药物治疗,还准备去做一些康复训练。但这两种药物和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费用很高,我很难继续有能力支撑下去,更何况,最终的效果,我的小儿子依旧是一个脑瘫儿。
于此,我想向各位专家请教一个问题:我小儿子出生后,哭声很响亮,没有任何异常,为什么会在三天后突然出现全身青紫和抽经现象?在小儿子住进婴幼儿病房进暖箱吸氧的这三天,我们家人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小儿子,直到小儿子病情出现异常后,医后才通知我们让我们看到。我在猜测是不是有可能因医生或护士的失职,导致我小儿子出问题?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吗?假如能确认这个问题的话,我真的好想能给我的小儿子讨一个说法,这是一个做爸爸的责任! 各位专家,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了,我会永远感谢你们的,烦请各位专家于百忙中抽些时间帮帮我,很急很急! 现实生活中因我生活的范围小,没有认识的和了解的专家,只有借助网络了
第一次问题补充:
非常感谢wmy2005的回答。我想确认一下,双胞胎剖腹生前,所有的检查数据都是好的,但剖腹生产后,其中一个是正常的,而另一个出现大脑缺氧出血导致脑瘫,有没有这种可能?还有就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效果分别怎样?可否推荐给我较好的药物或知名专家?
你好我的邻居曾经遇到同样的问题,儿子8岁了还不能正常行走,原因就是当时医院措施不当,没有及时吸氧造成的脑瘫,属于医疗事故,他们索赔成功,但是由于医生一时的过错,小孩将终生不能正常走路,生活,可能以后连对象都难找,是赔几个钱就能解决的吗?脑瘫是什么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脑瘫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任何原因造成胎儿及小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伤或中毒,都可以引起脑损害,从而导致脑瘫。主要原因可用8个字来概括:早产、难产、窒息、黄疸。目前认为脑瘫患者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软化、纤维化。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见广泛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大脑皮质和髓质发育不良,可有脑软化、囊性变、脑室扩大或脑穿通畸形。依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和特征,一般分为痉挛型脑瘫、手足徐动型、共济运动失调型、强直性瘫痪、肌张力不全型(又称迟缓型)和混合型;按瘫痪部位分为:单瘫,偏瘫,双侧瘫,三肢瘫,四肢瘫,截瘫和双重性偏瘫。哪些原因造成小儿脑损伤在宝宝出生前后,如遇胎儿宫内缺氧、脐带绕颈、难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感染、病理性黄疸等,均可能造成宝宝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无法完成正常婴幼儿在一定月龄中所能完成的动作,甚至留下残疾,如发育迟缓、运动模式异常、智力落后或言语功能障碍等。一旦被怀疑有脑损伤后遗症,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接受规范的康复治疗。家长应掌握的康复方法大量研究证明,大脑具有可塑性,尤其是0~2岁孩子的大脑,发育最迅速,代偿能力最强。康复治疗是挖掘患儿潜在能力的重要治疗措施,而且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康复治疗是通过各种技术对患儿异常的姿势或肌张力进行抑制,同时激发患儿正常的运动模式,以促使病损的脑组织修复,或建立新的代偿性神经通路,促进患儿正常功能的全面发育。康复治疗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疗法,如药物治疗、高压氧疗、手术治疗等不能替代的。这部分治疗技术专业性较强,通常需要康复科的医师和治疗师来完成。但成功的康复治疗也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家长如能学习一些简单技巧,将治疗融入生活,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巩固疗效,强化训练,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在宝宝愉快、合作时进行,这样效果会更突出。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1.宝宝仰卧时的体位:头应放在枕头上,下巴不要仰起,枕头最好把宝宝的双肩也垫起,避免其双肩后垂,胳膊和腿自然放松,腿不要经常踢到床栏。2.抱宝宝的姿势:平时家人抱宝宝的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姿势是将宝宝的躯干略前弯一点搂抱在怀里。可以让宝宝面朝前(如图1),把宝宝双肩搂向前方,其胳膊不要后伸,双腿屈曲,放松下垂,头略低一点,并间断让宝宝独立竖头。这样抱宝宝视线开阔,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3.喂养体位:喂奶喂水是宝宝生活中一个重要活动过程。喂养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体位(如图2),即宝宝头略前倾,躯干向前略弯,胳膊和腿放松,大点的宝宝最好双手扶瓶。由于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也不同,所以,为了治疗更有针对性,疗效更明显,家庭康复治疗应在康复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而且方法应随着患儿功能的改善和发育不断调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黄真主治医师席宇诚家长应注意的问题●不要过分保护,应像对待正常幼儿那样对待患儿。●给宝宝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少抱,活动时不宜穿过多衣服。●训练前不宜吃得太饱,训练后要适量饮水。●训练应不断重复,反复强化。●训练目标不要过高,每次应让患儿获得成功感。●采用鼓励性和游戏化的训练方式,训练时可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训练应持之以恒,且最好融入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