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周岁时B超显示:双侧胸锁乳突肌正常,右侧回声稍强。最近再做B超显示:双侧胸锁乳突肌正常,回声尚均匀,右侧结构稍模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不知现在恢复的情况怎样?能否完全恢复?
病情分析:
你好,小儿颈部肌肉松弛,力量不强,由于姿势和头部的重量问题,所以容易导致小儿的头部往一侧倾斜,如果时间比较长,就会引起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紧张痉挛,久而久之,形成硬结,继而挛缩,牵动颈部往患侧倾斜,再由于倾斜,引起一侧的脸部发育不良,导致大小脸,这就是小儿肌性斜颈的病理表现。
指导意见:
小儿斜颈是比较常见的小儿毛病,这种通过小儿推拿完全可以治愈,只要没有骨骼关节的变异,都是可以治愈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建议你到当地医院的推拿科寻求小儿推拿治疗,一般治疗周期是3个月到半年,具体时间各不相同,根据病情的轻重和小儿的体质,医生的技术,和治疗的频率。通常每天或者隔天一次。
病情分析:
小儿肌性斜颈又名“先天性斜颈”、“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俗称“歪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产伤、胎儿头位不正或胎头在子宫内位置处于歪斜状态等有关。上述原因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压而血液循行受阻,引起缺血性改变,最后导致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而出现斜颈。中医认为血脉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是发生斜颈的机理。常见症状为多在出生后数日发现小儿头向一侧倾斜,脸面旋向另一侧。如勉强转动拨正,会引起小儿哭闹,并很快转回原位。检查时,可在一侧胸锁乳突肌中摸到肿块,呈梭形或形状不规则,可随肌肉移动。如摸不到肿块,也可摸到一侧肌肉呈条索状发硬,两侧对比,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短。病期较久,患侧脸面、眼睛可较健侧为小。严重者还会产生继发性的胸椎侧凸畸形。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患儿取仰卧位,头向家长,用滑石粉做介质。家长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儿颈枕部,用另一手拇指按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5分钟。(2)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肿块,用拇、中、食三指仔细拿捏。稍微加大力量,尤如肿块捏散样,但需与轻揉相交替,以免患儿剧烈哭闹。时间为2分钟。(3)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使胸锁乳突肌拉长,反复操作5次。(4)再用按揉法放松局部5分钟。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托其颈部,一手用食、中、无名指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按揉10分钟。(2)家长一手托其头颈部,一手扶下颌体部,两手相对轻轻用力沿颈椎纵轴拨伸摇晃,并轻轻向患侧旋转,重复两次。
指导意见:
生活调理(1)按摩治疗斜颈,一般每日治疗1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2)按摩时,手法要轻柔,用揉、捏手法时要多采用滑石粉等介质以免擦伤患儿皮肤。用拔伸摇晃手法时,宜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切不可突然用暴力而超出正常生理限度。(3)家长在日常给患儿哺乳、怀抱以及睡眠时有意使患儿头向健侧转动以帮助矫正畸形。(4)可配合局部温热或红外线等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肿块吸收。(5)定期到医院复诊,如需手术治疗最好在8~10岁以前进行,若年龄大后再行手术,则头面部和颈部畸形就很难矫正。
温馨提示: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