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现在感觉到我的腰疼,还有我的腿.我担心我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的职业不允许我有这病,所以我想问一下专家,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愈,盼望你的答复,谢!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疾病,多发于生于青壮年。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在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第4—5腰椎间隙或腰5骶1,间隙处发生。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由臀部开始,向下扩展至足部,疼痛比较剧烈,反复发作,卧床休息可减轻疼痛;神经根严重受压时,可引起相关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或丧失劳动能力;当马尾神经受压迫时,会出现会阴麻木、刺痛,影响排便排尿及性功能,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现象,男性可出现阳萎。本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卧硬木板床,骨盆带牵引、手法治疗等。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腰部伤筋”的范畴。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气滞血瘀型:多因外伤所致,证见腰痛尖锐伴下肢抽痛,转侧困难,步行艰难,舌暗有瘀斑、脉弦。2.风寒阻络型:证见腰腿串痛,遇寒加重,肢体拘急,入夜则甚,舌淡苔白,脉弦紧。3.肝肾两虚型:证见腰部酸痛,腿软发麻,下肢肌肉萎缩,活动则甚,卧则减轻,舌红少苔,脉沉细。一、可选用的西药疼痛剧烈时可予以硬膜外封闭,用泼尼松龙50-125mg加2%普鲁卡因3-6ml,经腰3-4或腰4—5棘突间隙注入硬膜外腔隙内,1周1次,共用药3—4次。注射时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要将药物泥人硬脊膜腔内。二、可选用的中成药1.气滞血瘀型:(1)止痛紫金丸:每次1—2丸,一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2)腰息痛胶囊:每次2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2.风寒阻络型:(1)腰椎痹痛丸:每次1—2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2)木瓜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肝肾两虚型:独活寄生丸(合剂):蜜丸剂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服15—2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
你好!人从18岁时,椎间盘就开始退变,但还不会出现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外伤或长时间的久座久站,弯腰和体力劳动,从而诱发椎间盘突出。它是生理性退行性变化,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是只能延缓,无法根治和阻止的。所以你应该首先做CT检查明确是椎间盘突出还是骨质增生(X线是看不见椎间盘只看椎间隙及是否有骨质增生),还是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都有,有很多人把腰痛以为是骨质增生只单纯吃药从而延误了治疗。还有一两次的按摩就能好的。如果是椎间盘突出:A:保守治疗:a:首先如果是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硬板床),这样可以避免症状继续加重。b:牵引、针灸、按摩(急性期和中央型突出最好不要),牵引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的压力,也可以使部分突出的髓核回纳,从而减轻症状。很多病人通过牵引就可以减轻症状,恢复自理生活。c:急性期还可以静脉用药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减轻症状。d:有多的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完全能缓解症状,如果条件和经济不允许牵引也可以适当休息(最好卧床),也能缓解症状(我的一些病人就这样做)。B:手术治疗:只有当第一步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才做手术(因为手术的并发症比较多:有的做了也不能减轻症状,还有神经根粘连,这个椎间盘摘除了好转了另外的椎间盘又突出等等并发症),所以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摘除突出的髓核,也减少狭窄的椎管和侧隐窝对脊髓的压力,从而缓解症状,但是就是手术后也要注意休息,避免久座久站和长时间弯腰。另外还有小针刀,封闭等等但最常用和效果比较明显的是上面两种。药物只是辅助可以吃点中药,很多广告宣传的药物最好不要用,用了效果也不太好。如果是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压迫脊髓:可以手术取出增生的骨质,口服中药(秦艽15g,威灵仙15g,狗脊15g,乌梢蛇15g,补骨脂15g,当归15g,丹参15g,木瓜15g,三七15g,地龙20g,全蝎15g,蜈蚣一条,杜仲15g,牛膝15g,伸筋草20g),还应该补钙加上适当锻炼。如果是两种合并就应该联合治疗。总之,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性行变是一种只能延缓不能阻止和完全根除(就像机器用久了要磨损一样),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久座久站,避免长时间弯腰和体力劳动,最好以后都睡硬板床。祝你早日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