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发现的,孩子说是耳朵疼。然后我们夫妻没以为是什么。估计是上火了。最近这2天我们才知道跑了市里的各大医院都鉴定是耳漏,需要手术、但今天医生说是要做的手术好像说是要拿掉耳软骨。我就想问问专家是不是有别的办法去医治,可不可以不拿掉耳软骨???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发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手术不想被拿掉软骨。对一个女孩子我觉得很重要
病情分析:
耳漏又称耳溢液,指外耳道有异常的液体积聚或外流,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耳漏的性质有浆液性,粘液性,脓性,血性,混合性或脑脊液性.浆液性耳漏多见于外耳道湿疹,急性中耳炎的早期;大疱性鼓膜炎疱破溃后流出的液体呈血性浆液或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耳漏多见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血性多见于外伤,外耳道乳头状瘤,中耳癌,颈静脉体瘤糜烂溃破;混合性和水样性一般见于颞骨骨折伴脑膜损伤.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而且越早越好,因为反复感染之后,由于疤痕收缩,会使手术更为复杂,疤痕更大.
指导意见:
耳前瘘管或称先天性耳前瘘管,为胚胎期第一腮沟的遗迹.多单侧发病.瘘口常位于耳轮前脚,瘘管可形成分支或树叉状,管内表面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泄出有臭味的豆腐渣样分泌物.本病一般常无症状,偶尔在挤压时有少量粘液或粘脓从瘘口溢出;感染时,局部可红肿疼痛或形成脓肿,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反复感染化脓者,局部可形成脓瘘或瘢痕.一般来说,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耳漏切除后,避免过多的刺激,预防感染,可以辅助的给于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如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肌肉注射(注意做过敏试验);或红霉素,每次0.25g,每日3次,口服.若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局部清洁消毒,碘伏纱条换药;待红肿消失,感染控制后可行瘘管切除术,务必一次彻底切除,否则遗留部分瘘管感染复发,再行手术效果甚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