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阴囊湿疹是一种顽固难于治愈的疾病,所以对它的防护是非常必要的.防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内裤宜宽松舒适,最好为纯棉制品,不要穿过紧的内裤.及时换洗内裤,尤其是运动后,要及时清洁换洗内裤.(2)饮食上,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3)有阴囊瘙痒时,要积极治疗,勿过度搔抓和烫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烫洗.
本病对称发生,常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病程持久,反复发作,屡治不愈.急性期可有丘疹,小疱,脓疮,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变化.在慢性期则表现为皮沟加深,皮肤肥厚,阴囊皮肤粗糙如革,即民间所说的“绣球风”,若迁延失治或治不得法,可出现急性期与慢性期互相转变,迁延多年.
值得重视的是一旦出现阴囊的奇痒,渗出,结痂,肥厚等情况, 且久治不愈,均应想到是本病所致.
因为本病不是癣,故不能按癣来治.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 凡热水,肥皂,盐水,碱水等皆不宜应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癣药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只要能保证做到不抓痒,不刺激皮肤,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转.本病与情绪有关,保持心情舒畅,充分的休息及对疾病的必胜的信心,亦是关键环节.饮食上要能做到忌食辛辣发物,如葱,姜,蒜等.药物治疗,急性期以冷敷为主,每次可用约3000毫升净水,不加任何药物,或加明矾3克.或用10%黄柏溶液或蒲公英30克, 野菊花15克煎汤待冷后湿敷.若合并感染,则加 1克 洗必泰或 0.1克高锰酸钾化开入3000毫升净水,这些方法对阴囊奇痒和渗出效果很好.
慢性期传统疗法可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加热烘疗法更好,亦可用烟熏法或苦参汤药浴.西药治疗以强的松类软膏外用为主,坚持用药至少1~2个月,早晚各一次涂于患处,不需包扎,越薄越好,下一次涂药前不必清除前一次药物,对有感染的湿疹用时可涂用抗菌性药膏.对较肥厚的阴囊湿疹尚可涂用焦油类药膏,如5 %煤焦油软膏,5%松馏油软膏,5%豆馏油软膏等.
于阴囊湿疹和其他部位的湿疹一样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阴囊湿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组织胺药,常用的有赛庚啶2mg,每日3次;扑尔敏4mg,每日3次;克敏嗪25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外用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去炎松软膏,肤乐软膏,尤卓尔软膏等.
中医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来治疗.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1)湿热下注证可见阴囊起粟米大小的丘疱疹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热感,搔抓后,渗液较多,糜烂结痂,常浸湿内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阴部所致.治疗宜清热除湿.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 山栀子10g苦参10g泽泻10g木通10g地肤子2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阴亏血燥证可见阴囊皮肤皱折变粗变深,搔破后渗出血水,夜间瘙痒剧烈.舌红,少苔,脉细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阴液,致阴亏血燥所致.治疗宜滋阴养血润燥,常用方药为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g熟地20g白芍10g川芎10g玄参10g荆芥10g防风10g白鲜皮30g白蒺藜 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真菌感染性 苦参50g 黄柏30g 地夫子50g 苍耳子50g 白鲜皮40g 荆芥50g 明矾10g.本药方为祖传治疗真菌感染性阴囊湿疹的良方,此药方为药用洗剂,水煎一小时,一天两次,每剂两日.一个疗程三剂.并且配合使用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使用,效果会更好.
温馨提示:
有阴囊瘙痒时,要积极治疗,勿过度搔抓和烫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烫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