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硬化伴侧支循环,或施行门-腔分流术后的病例,有下列诱发因素常可诱发肝性脑病。(1)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粘膜糜烂等大出血后,可使门脉血供进一步下降,加重肝损,出血性休克更促使肝细胞坏死,凝血因子更为减少,肝脏解毒作用进一步减弱,出血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产氨,血氨升高,促发肝性脑病。(2)感染:严重感染可使体内组织分解、代谢增强,氨产量上升,发热和缺氧增加大脑对氨毒性的敏感性。(3)大量放腹水或大量利尿之后,蛋白质丢失过多,加重肝脏损害,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性碱中毒,腹水后有效血容量减少,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肾素和醛固酮增加,微小血管收缩,肾功能恶化,出现氮质血症,加重肝性脑病。(4)摄取过多含氨食物,肝功能减退对蛋白质不能耐受,过多食用肉、蛋或其他富含蛋白质食物,均可产生更多的氨,对大脑产生毒性作用。(5)大量饮酒、大手术、麻醉、安眠药等可增加脑、肝、肾负担,诱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与原发肝病有关。暴发病毒性肝炎可无诱因而骤然发病,迅速出现昏迷,数日内或可死亡。肝硬化伴有门-体分流者,常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出现昏迷,除去或控制诱因,且肝脏代偿能力尚佳时,神志可望恢复,但昏迷常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可归纳为精神错乱和运动异常两方面。(1)精神错乱:轻重不等,长短不一,随个体而异。①有神志恍惚,沉默,情绪低沉,讲话缓慢,口齿不清,以后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书写错误,不能完成简单运算及智力活动,如火柴杆摆五角星、搭积木等。②不少患者有睡眠改变,如白天倦睡,夜间失眠,以后木僵、嗜睡,终致昏迷。③也有先出现欣快、多言、多动等兴奋甚至狂躁表现,以后转为精神抑制性现象,最后发生昏迷。④有些患者衣冠不整,哭笑无常,甚至随处便溺,出现怪癖和幼稚行为,或妄想、幻觉、思维紊乱和行为异常。(2)运动异常:①扑翼震颤为肝性脑病最具特征的征象,严重时口角和舌,甚至四肢均可抖动。②患者常常取物不准、握物不牢、步履不稳和其他运动失调如舞蹈样动作、共济失调等表现。③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颈部阻力及锥体束征,甚至出现四肢屈曲、面部肌肉抽搐、头颈后仰及角弓反张等去大脑皮层状态。④进入昏迷后,各种反射迟钝或消失,扑翼震颤也引不出。
温馨提示:
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合理用药。注意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速度,防止稀释性低钾及低钠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脑水肿的发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