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您好:我儿于2005年5 月6日出生,体重3940克,一切均好,全家都很高兴.可是在5月27日我们发现小儿的颈部左右不太一样,他的情况是左侧有包块,老是喜欢偏向右边睡,我看了网上关于斜颈的介绍,是否应喜欢偏向左侧睡才对?到医院检查做了B超,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但医生说要等到两个月时才进行注射治疗,如果效果不好,1岁时再进行手术治疗.由于病人很多,医生也没有教我们采用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等方法,很多都说应及早治疗,这样会不会耽误时机?还有斜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儿的问题为我们全家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希望您们能我们一些意见.
您好,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决于病情.建议先进行综合的检查,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决定.下面是知识: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产伤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所引起的颈、面部畸形。 【治疗】 ①保守治疗:新生儿疗效最好。包括局部热敷、按摩清除血肿,卧位固定和头部手法牵引; ②手术疗法:胸锁乳突肌切断术。病因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不清,由于多数发生于难产、臀产和剖腹产患儿,有学者认为是分娩时产伤造成胸锁乳突肌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后机化或因肌肉损伤后肿胀,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缺血性挛缩所致;也有人认为由于胎儿胎位不正,颈部屈曲,局部肌肉痉挛性缺血,静脉栓塞或感染性肌炎所致;还有人认为由于遗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引起。 2。手术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很少自然恢复,一经发现应尽早治疗。大多数患儿4~6个月时来就诊,此时患侧胸锁乳突肌肌肉纤维变性,可采用按摩、转头训练、被动牵引等方法。由于疼痛,患儿及家属均不能长期坚持,往往效果不佳。所以,我们主张早期手术,解除挛缩,而且愈早愈好,如果斜颈程度严重,4~6个月就应手术,不必等到1岁以上再行手术治疗,因为随年龄增长,颈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逐渐加重,骨骼也易畸形。 3。胸锁乳突肌长度测量术前了解胸锁乳突肌挛缩的程度,对确定手术方案和松解范围很有意义。其测量方法是测定胸锁关节与乳突间的距离,用健侧的长度减去患侧的长度,其差距即为挛缩的长度。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哭闹不合作可在全麻手术时,测得胸锁关节与乳突间的距离。手术时切断胸骨端和锁骨端肌肉后,胸锁乳突肌向上回缩,回缩的距离应大于术前测得的挛缩长度,才能达到矫枉过正的目的,如果小于术前挛缩长度,应进一步切断颈部有挛缩的筋膜、纤维束或前斜角肌,甚至切断胸锁乳突肌的乳突端,直至达到过度矫正为止。 4。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手术的彻底程度,手术中应不断活动颈部,观察和判断需要松解的范围。我们收治的患者中,有1例1岁时行手术切除胸锁乳突肌胸骨端和锁骨端,10岁时患者二次到我科,发现患侧仍然挛缩,再次手术,见胸锁乳突肌呈白色,肌健样改变,周围筋膜粘连。这表明可能第一次手术不彻底,或石膏固定时间不够,或术后活动锻练不够。因此,第一次手术必须彻底,过度矫正。手术中还须防止误伤局部的主要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结构,造成不应出现的并发症。术后颈部固定要可靠,时间要够,一般固定时间为8~12周。斜颈程度较轻的患儿,我们主张采用单纯颈部石膏固定(患侧石膏托比健侧高)或颈托;年龄偏大、斜颈程度严重的患儿,采用头颈胸石膏固定,以达到矫柱过正目的。
温馨提示: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