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妇产科妇科子宫肌瘤 → 最近我检查出有数个18X1,4的子宫肌瘤

最近我检查出有数个18X1,4的子宫肌瘤

女 | 52岁 2006-05-11 08:26:33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BR>

最近我检查出有数个1.8X1.4的子宫肌瘤。请问如何治疗?是否由于雌激素偏高引起的?
第一次问题补充:谢谢fanzhenli 医生的答复。请问何为抗炎治疗?使用什么药?

医生回复区

yihaibaihe
yihaibaihe 其他 帮助网友:12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6-05-11 10:18:52 我要投诉

      可引起子宫肌瘤的因素之中医观点来源:上海协和医院作者:日期:2004-11-2217:54:55阅读次数:7899【发送给好友】【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中医学认为,引起子宫肌瘤主要有以下诸因素:1、气滞,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宫而致,表现为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2、血瘀,多因经期,产后风寒侵入血室,凝滞气血,或因房室不节,余血未净,与邪相搏成瘀,或忧思恚努,血气不和,皆可致瘀。瘀积日久,则可成此。表现为下腹积块坚实,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甲错,经行不畅,或带下秽臭,月经量多,色紫黯,挟有血块,有时经血淋漓不止。苔薄,舌紫,有瘀斑或瘀点脉弦。3、痰湿,阳气虚弱,脾运失健,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胞络,与血气相结,积而成此,亦有湿热与血瘀相并,形成子宫肌瘤,表现为下腹包块坚定不移,喜温喜按,或腹大如孕状,按之柔软,胸脘痞闷,或泛恶欲吐,经期延后或闭经,或月经量多,挟有血块,色黯红,四肢不温。苔薄,舌淡紫,脉细涩。子宫肌瘤的并发症有哪些?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据尸解统计,35岁以上妇女30%有子宫肌瘤。一般早期无症状,不能发现。1、感染及化脓:肌瘤感染多系瘤蒂扭转或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后果,血源性感染极为罕见。感染有时可为化脓性,少数病例在肿瘤组织中形成脓肿。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后发生肠粘连,可受肠道细菌感染,发炎的肌瘤与子宫附件粘连,引起化脓性炎症。肌瘤与邻近器官组织粘连接,可发生下列情况:(1)局部粘连可发生于变性区域,常与网膜粘连,或由于邻近器官的炎症引起,如输卵管卵巢炎、阑尾炎或肠管炎症;(2)肌瘤与子宫附件之间可因盆腔内膜异位而发生紧密粘连;(3)由于子宫炎症造成肿瘤浆膜层全面粘连;粘连后肿瘤可完全丧失活动性,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粘膜下肌瘤最易发生感染,常与流产后或产褥期急性子宫内膜炎并存。有些是刮宫术或产科手术的损伤所引起。由于肿瘤突出或手术创伤常使肿瘤包膜破裂,破裂后就易感染而发生腐崩。腐崩常引起严重不规则出血及发烧。排出之腐败碎屑因坏死组织失去着色反应,镜检常不能得到结果。2、扭转:浆膜下肌瘤可在蒂部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瘤蒂扭转严重者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或不能自行转回,则可能由于瘤蒂扭断而形成游离肌瘤,已如前述。扭转的肌瘤也可带动整个子宫,引起子宫轴性扭转。子宫扭转的部位多在子宫颈管内口附近,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多由于较大的浆膜下肌瘤附着在子宫底部而子宫颈管又较细长所致。症状、体征与卵巢囊瘤蒂扭转近拟只是包块较硬。3、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者占2%,远较子宫肌瘤合并子宫颈癌为高。故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有持续子宫出血,应警惕有无子宫内膜癌同时存在。在确定治疗前,应做诊刮。4、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一般子宫肌瘤均发生在妊娠以前。粘膜下肌瘤可引起不孕和早期流产。肌壁间肌瘤,特别是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也不会增加流产发生率,但肌瘤导致妊娠子宫后屈嵌顿时,可能引起尿潴留及流产。妊娠期子宫肌瘤多迅速长大,并可能因血栓形成出现红色变性,表现为剧烈下腹痛,伴恶心、呕吐、体温上升、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但疼痛大多可自行缓解而不需手术治疗,否则可行肌瘤摘除术。妊娠晚期,肌瘤常合并胎位不正。分娩期可引起宫缩乏力和滞产。肌瘤位于子宫峡部、阔韧带内或宫颈部时还可阻碍胎先露下降,故应及时采取剖宫手术终止寻娠,术时可根据肌瘤大小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将肌瘤剥出或行全子宫切除术。产后子宫收缩不佳,应防止产后流血。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常随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继发变性及合并症等而异。临床上常见的现象是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疼痛、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不孕、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但无症状患者为数亦不少。一、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出现于半数或更多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缩短)为多,约占2/3;而非周期性(持续性或不规则)出血占1/3。出血主要由于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引起。周期性出血多发生在壁间肌瘤,而粘膜下肌瘤则常常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个别病例月经量反而减少。肌瘤所致出血量多的原因:①肌瘤患者常由于雌激素过高而合并子宫内膜增殖及息肉,致月经时量多;②肌瘤所致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加,出血量过多和出血过久。尤粘膜下肌瘤时,粘膜出血面积可达225cm2以上(正常约15cm2);③粘膜下肌瘤,粘膜表面经常溃烂、坏死,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而引起淋漓不断出血;④壁间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及绞钳血管作用,或粘膜下肌瘤内膜剥脱而本身无法收缩,均致出血量多及持续时间延长;⑤较大肌瘤可合并盆腔充血,使血流旺盛而量多;⑥更年期月经不调。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均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出现。若与月经周期缩短(过频)同时存在,则可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而致严重贫血。粘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呈非周期性出血,量可极多。大的息肉状肌瘤亦常引起持续性的流血。二、腹部肿块下腹部肿块常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诉,可高达69.6%。有时也可能为肌瘤的唯一症状。凡向腹腔内生长不影响子宫内膜的壁间肌瘤,尤其位于子宫底部或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往往有这种情况。腹部肿块的发现多在子宫肌瘤长出骨盆腔后,常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明显。由于子宫及肌瘤被推向上方,故患者易于自己触得,超过4~5个月妊娠子宫大的,在膀胱不充盈时亦可触及。子宫肌瘤一般位于下腹正中,少数可偏居下腹一侧,质硬或有高低不平感。较大者多出现变性,较软而光滑。大多数生长速度不快。解放初期资料,有生长达22年始就诊者,主要由于在旧社会劳动妇女深受压迫,无条件就医所致。极少数生长可较快或伴有隐痛,应怀疑有恶性变。三、疼痛表现为腹痛者约占40%,腰酸者25%和痛经者45%;亦有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背酸痛,程度多不很严重。疼痛乃肿瘤压迫盆腔血管,引起瘀血,或压迫神经,或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可刺激子宫收缩,由宫腔内向外排出所致宫颈管变宽大而疼痛;或肌瘤坏死感染引起盆腔炎,粘连、牵拉等所致。如个别因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则腹痛较剧并伴有发烧。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子宫轴性扭转时亦产生急性剧烈腹痛。大的浆膜下肌瘤向阔韧带内生长,不仅可压迫神经、血管引起疼痛,而且还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而致腰痛。凡痛经剧烈且渐进性加重者常为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四、压迫症状多发生于子宫颈部肌瘤,或为子宫体下段肌瘤增大,充满骨盆腔,压迫周围脏器而引起。压迫膀胱,则出现尿频或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肾盂炎。生长在子宫后壁的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甚至排便困难。盆腔静脉受压可出现下肢水肿。压迫症状在月经前期较显著,此乃子宫肌瘤充血肿胀之故。如果浆膜下肌瘤嵌顿于子宫直肠窝也可出现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肌瘤引起压迫症状者约达30%,其中尿频占20%,小便困难10%左右,尿闭3.3%,尿潴留5%,尿痛5%,便秘20%,下肢浮肿6%。五、白带白带增多占41.9%。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伴有盆腔充血或炎症均能使白带增加;当粘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坏死时,则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量可很多。六、不孕与流产30%子宫肌瘤患者不孕。不孕可能是就诊原因,而在检查时发现存在着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引起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见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专节。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为4∶1。七、贫血长期出血而未及时治疗者可发生贫血。解放前,广大劳动妇女由于生活所迫,虽有持久的子宫出血,无力求治而造成贫血。解放初期一份有关子宫肌瘤患者的材料介绍:患者血红蛋白在5~10克者占45.25%。而血红蛋白在5克以下者占12.4%,多为粘膜下肌瘤。严重贫血(5克以下)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肌退行性变。八、高血压有的子宫肌瘤患者伴有高血压,有人统计肌瘤合并高血压者(除外有高血压史者)在去除肌瘤以后多数恢复正常,可能与解除输尿管压迫有关。九、体征肌瘤小于3个月妊娠子宫大者,一般不易经腹触及。能触及者一般在下腹中部,质硬,多不平整。在腹壁薄的患者,肿瘤的轮廓可清楚摸出,甚至能看出其外形。妇科双合诊一般可较清楚摸出子宫肌瘤轮廓。肌瘤居子宫前壁或后壁者则前壁或后壁较突出;多发性肌瘤则可在子宫上触及多个光滑、硬球形块物;从子宫侧壁向一侧突出的硬块可能是阔韧带肌瘤;宫颈明显增大而在其上可摸到正常子宫者,表示为子宫颈肌瘤;子宫明显一致增大,且较硬,可能为藏于宫腔内或颈管内的粘膜下肌瘤,如宫颈口松弛,伸入手指往往可触及光滑球形的瘤体;有的则已露于宫颈口,甚或突入阴道内,可以一目了然;但有的继发感染、坏死,或较大,触不到宫颈,则易与宫颈恶性肿瘤、子宫内翻等混误。肌瘤的生长部位也可影响子宫体的宫颈的位置。如子宫后壁的肌瘤,可将宫体和宫颈推向前面;加子宫后壁的肌瘤向子宫直肠窝发展,甚至可将子宫挤向耻骨联合后上方,在下腹部即可触及子宫轮廓,而子宫颈也随之上移,阴道后壁向前膨隆,阴道指诊不能触及宫颈;如为阔韧带肌瘤,则往往将子宫体推向对侧。肌瘤发生变性者,除触诊感觉肿块的性状、大小改变外,其与宫体及宫颈关联仍同前述。十、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变如营养、贫血、心功能、泌尿系统状态等与病程长短以及出血量或其他并发症有关。子宫肌瘤的相关治疗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常见的表现有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不孕、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等,并发输卵管、卵巢病变,极易和子宫体腺癌和宫颈癌同时存在。一部分患者并无症状,常在妇科普查时才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根据肌瘤所在子宫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间、浆膜下、粘膜下及阔韧带内肌瘤。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有无,肌瘤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数目,造成子宫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而定。其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期待疗法肌瘤较小,无症状,无并发症及无变性,对健康无影响。围绝经期病人,无临床症状,考虑到卵巢功能减退后可能使肌瘤退缩或缩小。以上情况均可采取期待疗法,即在临床及影象学方面实行定期随访观察(3~6个月1次)。根据复查情况随时对子宫肌瘤进行处理。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缺点是疗效慢,停药后易复发,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骨质代谢等方面有严重的副作用。三、手术治疗根据妇科内分泌学的进展,正常绝经后卵巢仍具有一定内分泌功能,保留卵巢有助于隐定植物神经,调节代谢,有利于向老年期过渡。子宫也有其内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也不应随便切除。1、传统子宫切除术:通过手术将子宫完全切除,优点是不存在复发。缺点是通过手术没了子宫、需要住院、有出血,术后对内分泌失调患者的生殖系统、盆腔器官等结构和功能影响较大、衰老快,更年期会提前五六年来临。对未婚女性意味着从此失去生育能力。2、腔镜下肌瘤剥离术:系将子宫上的肌瘤摘除,保留子宫的手术。这不仅仅是为了不孕症妇女因无子女而作的手术,即是已有子女,肌瘤较大,直径大于6cm;月经过多,药物保守无效;或有压迫症状;粘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较快者。为了心身健康也应采取剜除术。至于肌瘤数目,通常限于15个以内。迫切要子女,数目再多,甚至超过100个以上者也有挖除后得子的例子。3、现代“射频消融刀”微创术:我国引进的美国“射频消融刀”是由计算机监控,精确定位开展微创治疗的高科技医疗系统,治疗时由4-8支超导针经阴道进入子宫,通过B超引导介入病灶,并根据病灶的大小控制超导端周围组织的温度,使子宫肌瘤在热凝中脱水、凝固、失活,有的被肌体吸收、脱落或消失,并使子宫结构功能恢复正常。该疗法不住院、不开刀、不出血、完好保全子宫,对未婚的女性可保留生育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子宫肌瘤患者都可适合这种微创疗法,大于10厘米的肌瘤不能一次性摧毁,得需要2-3次治疗。子宫肌瘤的发病特点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子宫肌瘤在30岁—50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leiomyoma),通称子宫肌瘤。据临床相关统计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病率高:国家统计病学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在30岁—5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30%在子宫内潜存有大小不同、数目不等的肌瘤。在临床上多由于肌瘤数目不多,体积不大,无月经不调或其他症状,而被忽略。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极少见,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约占51.2~60.9。绝经以后肌瘤如若长大,一般表示有变性,尤其警惕有肌瘤变性。子宫肌瘤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2)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被视为肌瘤生长的调节因子,在肌瘤的病因学中雌激素有重要地位,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孕激素促进肌瘤的增长可能通过增加生长因子和或其受体而起作用。(3)病变相对局限和独立:子宫肌瘤多数为局部单发,球形状,周围有假包膜包裹,肌瘤与正常肌层组织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分界比较清楚。(4)多为良性:子宫肌瘤多为良性增生性病变,其恶习变率占0.4%-1.25%。(5)外周性血液供应:子宫肌瘤核心部位一般无较大血管分布,其血液供应主要靠肌瘤周围假包膜血管呈冠状垂直供给,因此假包膜内的单位积血流量明显高于肌瘤组织。(6)热耐受性能差:肌瘤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组织,含水量少、血流缓慢、增生活跃,因此受高热后易发生凝固变性。(7)超声影像清晰,易早期诊断:子宫位于膀胱之后,当膀胱充盈后,不同于常子宫肌组织的肌瘤的大小,形态及部位可经B超清晰显示,较小的肌瘤也易明确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怀孕后检查出有子宫肌瘤,其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表现等因素而定。l)妊娠早期子宫肌瘤的处理:妊娠早期对子宫肌瘤的干预易导致流产,故可等待至妊娠中期。如果肌瘤很大,估计继续妊娠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多,如患者要求做人工流产则可先终止妊娠,短期内行肌瘤摘除术,或做人工流产同时行肌瘤摘除术。2)妊娠中期子宫肌瘤的处理:①肌瘤直径小于6厘米,且无症状者,定期产前检查,注意肌瘤有无红色变性,绝大多数孕妇均可经阴道分娩,不需特殊处理:②肌瘤直径大于6厘米,随着子宫的增长肌瘤还可能继续增大,而大型肌瘤易有红色样变而刺激子宫收缩或有腹膜刺激症状,介时产科医生只是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及应用止痛剂等进行保专治疗,很少建议在妊娠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只有在不得已情况下才行肌瘤剔除术。3)妊娠晚期子宫肌瘤的处理:小型肌瘤可不予处理。如肌瘤直径大于8厘米,但无任何症状,可等到足月时作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因为大型子宫肌瘤,不但有可能影响子宫收缩、产力失常而滞产,而且产后胎盘滞留、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的可能性均多于正常产妇。个别情况下,还可能因为不易控制的产后出血或产后感染而被迫切除子宫。因此,分娩方式以择期剖宫产为宜,剖宫产同时作肌瘤摘除术。

fanzhenli
fanzhenli 主治医师 帮助网友:120769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6-05-11 09:20:57 我要投诉

      根据你所说的大小,现在可以先适当的抗炎治疗看看。

疾病百科| 子宫肌瘤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
定期参加妇科普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30-50岁妇女 常见症状: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腹部肿块、阴道溢液[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药可治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步骤 子宫肌瘤按摩教程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宫瘤消胶囊

宫瘤消胶囊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本品用于子宫肌瘤属气滞血瘀证...[说明书]

消结安胶囊

消结安胶囊

傣医:通塞勒塞拢,兵农杆农内农接,混兵内,兵办。...[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