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你好,前几天拍了ct,这是ct报告单上面的话,我看不懂,希望医生能帮我解释一下。
影像表现:左肺上叶,下叶见斑点状高密度影,右肺中叶微结节高密度影,余双肺纹理走行、分布未见异常,双肺野清晰,双肺门不大,大支气管分支通畅。心、大血管影清晰,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未见胸腔积液征象。
想得到的帮助: 上面的影像表现是我十月份做的ct单上面的,我三个月前也做了ct,刚刚一对比,发现十月份的和三月份的上面的影像表现实一模一样的。对比三月份,我都多吃了几个月的药了,怎么ct单上都没有变化呢,难道吃了几个月的药,病情还是没有变化吗?
病情分析:
1、正常的肺组织的CT表现是低密度的,密度均匀,两侧对称,看着黑黑的一片,看着很舒服,如果肺部出现病变,比如炎症、结核或者肿瘤等,一般就会有高密度表现的。还有就是病变吸收钙化后一般遗留下的疤痕也是高密度表现的。
2、“左肺上叶,下叶见斑点状高密度影,右肺中叶微结节高密度影”这个其实是病变吸收转归的一个表现,肺结核在正规化疗数个月后复查一般都是以高密度纤维增殖灶为主。斑点状和结节状就说明病变吸收得不是很完全,还有就是高密度影的密度如何?边界是否清晰等报告也没有详细描述。
3、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在治疗初期肺上的变化可能较明显,后期巩固治疗中病变吸收得较慢。你3月和10月对比影响变化不大可能有2个原因,其一是治疗效果不理想,变化不明显,其二是病变逐渐趋于稳定,所以变化不大。具体是哪种情况需要你的主治医生结合你的片子和病情综合考虑的。而且结核病即使彻底治愈后肺上也会遗留下疤痕,终身存在的。
指导意见:
你这个情况总的来说还好,至少目前没有空洞、没有胸腔积液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等病情恶化的表现,建议适当延长治疗周期,中途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也可以配合使用点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以提高效果,治疗中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祝好!
嗯嗯,非常感谢李医生的耐心细致回答。
病情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指导意见:
1.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体征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肺结核的分型和分期
(1)肺结核分型①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或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两肺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阴影,大小一致密度相等,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随病期进展,可互相融合;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肺出现大小不一、新旧病变不同,分布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的结节和索条阴影。③继发型肺结核(Ⅲ型)本型中包括病变以增殖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空洞为主的多种改变。浸润型肺结核:X线常为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渗出性)或结节、索条状(增殖性)病变,大片实变或球形病变(干酪性—可见空洞)或钙化;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在两肺上部,亦为单侧,大量纤维增生,其中空洞形成,呈破棉絮状,肺组织收缩,肺门上提,肺门影呈“垂柳样”改变,胸膜肥厚,胸廓塌陷,局部代偿性肺气肿。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2)分期①进展期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②好转期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③稳定期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温馨提示:
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临床上以结核性胸膜炎常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