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周期性麻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之前跟朋友出去吃宵夜,喝了两杯啤酒,第二天醒来就感觉右边肩膀麻痹,手都麻了,这种情况之前也发生过一次,吓得我马上去医院。医生诊断说我患了周期性麻痹,开了些药,打了两天点滴,情况就好了很多。我想知道我以后该注意些什么才不会又发作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周期性麻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周期性麻痹注意事项如下:
休息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将患者置于病床少、病情轻的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剧烈运动及感染,以免使患者自身应激性增强,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钾降低。同时应避免寒冷及情绪激动。患者外出时需有人陪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饮食
针对甲亢同时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特点,患者除进食低碘、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除外,还应多吃豆类、水果、红枣、花生、动物内脏等含钾高的食品,此类食物每100g含钾200mg。禁饮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兴奋。
用药
静脉补钾期间,由于钾盐对血管壁有较强的刺激性,患者有抵触情绪,应向患者耐心解释补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甲亢术前还需口服卢戈氏碘,详细解释服药的剂量以及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口述。
心理
甲亢患者本身情绪波动大、易激惹,当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严重者出现软瘫,失去运动能力。此时患者更加焦虑、恐惧,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补钾后预后良好、康复较快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消除其消极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早日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你的描述,如果是低钾造成的周期性麻痹,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指导: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及感染,避免寒冷刺激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饮食指导:针对甲亢同时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特点,患者除进食低碘、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除外,还应多吃豆类、水果、红枣、花生、动物内脏等含钾高的食品。
平常也可以多推拿以助康复
推拿调养法
(1)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脾俞、胃俞、大杼。
(2)医者一手握患者腕部,另一手拇指与余四指对合成钳状着力于患者手臂内侧,自腋下顺序下行揉拿至腕,往返3~5次,最后点按内关、曲池、肩髃、合谷,每穴约1分钟。
(3)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左手掌根、大鱼际侧及余四指指腹,自鸠尾、巨阙至幽门、期门,推而运之为推脾,交至右手余四指指腹及小鱼际循胃脘呈勾形运而抹之为运胃,此法即称为推脾运胃法。手法要着力深沉,均匀和缓,持续连贯,推而不滞,运而不浮,切勿挤压叩按、忽浮忽沉。
(4)医者以双手拇指与余四指对合,循下肢外侧从上而下顺序提而拿之,拇指应尽力与余四指分开以增加提拿的范围,往返3~5次。操作中切忌抓提,以免伤及皮表。最后点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悬钟,每穴约1分钟。
(5)患者俯卧位,点按环跳穴,约1~2分钟。
以上是对“周期性麻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周期性麻痹该注意哪些问题?
1.瘫痪后须定时(一般为2小时)翻身,以防局部组织过度受压缺血而发褥疮。
2.定时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以加快恢复过程。
3.宜少食多餐,每日~6次,菜肴宜清淡,忌高糖和过咸的饮食,如巧克力、甜点心、月饼、咸菜、酱瓜等。
4.避免饮食过饱、酗酒等。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以周期性发作的松弛性肌肉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发作间期肌为多正常,仅少数频繁发作的患者有肌肉萎缩。因发作时大多伴有血清钾含理的改变,故一般将此疾病分为低钾性,高钾性和正常血钾性。最常见者为低钾性麻痹,首次发作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多于夜间发病而晨起时发觉,麻痹呈对称性,多累及髋关节和肩关节附近的肌肉,患者常诉上厕所时蹲下后难以起身,梳头时两只手臂怎么也抬不起来,少数严重的发作还可能造成呼吸肌瘫痪或心律失常。高钾性麻痹症状与低钾性相似,正常血钾性麻痹则十分罕见。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种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呈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的肌肉疾病。临床上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最多见,除肌肉有麻痹症状外,若影响到心脏,可有心动过缓、室性早搏,甚至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可出现典型低血钾图形。
周期性麻痹的预防
首次发生本病常使患者和家属亲友惊恐、害怕、不知所措。本来健康的手脚一下子就动不了啦,发生本病后,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诊治,最好是到神经科就诊。大多数专科医生能够很快做出诊断,多给患者服用一种叫做“氯化钾”的药水。医生还将诊断你为什么会发生本病,并建议你做有关检查。为了预防本病发作可服用乙酰唑胺等药物。但重要的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刺激、过饱或饥饿、情绪紧张、甜食过多、过度饮酒等,做到合理饮食。
温馨提示:
平时少食多餐,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过饱、受寒、酗酒过劳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