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家小孩被一次车祸吓过后,出现了情绪低落,干什么事都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了许多,性格也变得比较古怪了,不听话了,我在网上看了,说是儿童精神分裂症,请问医生,这该怎样治疗好呢,我真的很愁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是儿童精神类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是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
治疗方法:
本症疗法基本与成人相似,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主要临床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
1.药物治疗原则
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至疗效满意的治疗量,持续1月左右再渐减至维持剂量(相当于治疗量的1/4~1/3),通常维持治疗半年以上。
2.常用口服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甲硫达嗪、氟哌啶醇、维思通、三氯噻吨(复康素),哌咪清等,显效率50%~6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遗传因素,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器质性因素,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治疗方法:
儿童精神分裂症应该控制高热量饮食:精神分裂症病人习惯于高热量饮食。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病情,而增进食欲。有的病人不知饥饱,一次进食量较多,因此,饮食应定时、定量,按食谱供应。有研究表明,随意摄入热量比限制摄入热量增加了脑细胞的氧化损害,损害学习和记忆,加上精神分裂症病人倾向不锻炼,故易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即使不服抗精神病药也是如此,故精神分裂症病人宜控制高热量摄入。
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病前性格特征,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生物化学因素,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治疗方法:
1、长效制剂
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
2、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等,可口服安坦或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还可出现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着、闭经或性功能障碍等。
以上是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指导意见:
本病病因未明,目前的治疗主要是用药控制症状,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三氟拉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氖哌啶醇、氯氮平、泰尔登等。大约3/4以上病人用药后症状可得到控制,但需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过早停药可能导致复发。有的病人用药后症状仍难以控制时,可住院采用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疗法。家属和周围人要关心病人,切不可粗暴、冷淡,要耐心倾听其申诉,了解其内心活动。居住地方设置要简单,把绳索、刀剪等物收藏好,并妥善保管药物,以防病人发生自杀或伤人等意外。生活要有人照顾,按时作息。病情好转后恢复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工作量宜从少到多,从轻到重,否则病人难以适应,可能引起病情反复。本病有遗传的可能,患者应避免生育。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及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少见的精神障碍。
指导意见:
1、木僵、违拗者应劝食:必要时给鼻饲流食,如奶类、豆浆、稀饭、果汁、菜汁等。并在床头备好适量饭菜,以备无人在场时,起床食用。
2、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劝食外,应提供密闭包装食品,有条件的可让家属提供符合口味的饮食。但应按医嘱调配,达到合理供应。
3、饮食应注意烹调方法和多食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以增进食欲、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4、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差,儿童更为突出,以前称之为早发性痴呆。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者,预后有明显的改善。关键问题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维持疗效,加强心理康复工作,才可避免精神衰退。因此,儿童精神分裂症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