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血液内科 → 木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木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男 | 40岁 2015-11-17 23:26:22 7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我被诊断有木村病,无痛性的头颈下面的软组织的肿块,验血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B超检查还发现肾脏肿大,还有皮疹,干咳,呼息困难和浮肿等,不明原因。
希望得到的帮助:木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回复区

yantao_zy
yantao_zy 其他 帮助网友:40称赞: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5-11-17 23:31:10 我要投诉

      木村病的原因
      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及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有关。活化T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还可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引起蛋白尿,这可能是木村病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之一。木村病(Kimura disease)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最早由日本学者木村发现而得名,临床组织病理学以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见于亚洲中青年男性,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
      木村病的临床表现
      木村病发病机制发病年龄38~72岁,平均51岁。头颈部皮肤病变呈紫蓝色,边界不清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块。眼睑皮肤和结膜受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说明病变内有较多血管和炎症浸润。病变主要累及泪腺,侵犯泪腺时使泪腺肿大,泪腺附近的上睑红肿,临床症状与泪腺炎症类似;但大多数病变位于眼眶上方,形成肿块,使眼球前突,肿块可侵犯提上睑肌使上睑下垂;侵及上直肌使眼球上转受限,有时肿块与眶骨膜粘连。眼眶病变一般不合并全身病变,脉络膜病变可伴有头颈部皮肤结节。CT检查发现泪腺、眼外肌肿大。
      

梁小红
梁小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胃出血,肝脏疾病,酒 帮助网友:3578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8-06-19 23:46:11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该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介导的炎症有关,头颈部无痛性肿块,伴皮肤瘙痒等,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也可手术治疗。多数可治愈。祝您健康~
      

沫沫1986
沫沫1986 其他 帮助网友:46称赞: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5-11-17 23:29:22 我要投诉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名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是一种血管丰富、内皮细胞增生和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炎性病变。亚洲人易患此病,年轻男性居多,发病年龄38~72岁,平均51岁,好发于头颈部皮肤,病变呈紫蓝色,边界不清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块,也可累及眼眶,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对眼附属器和眼眶局限性肿块行手术完全摘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也可用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和局部放射治疗。
      病因
      在有皮肤病变的患者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支气管哮喘,血清中IgE升高,在肾小球病患者中,发现IgE沉淀于病灶中,有的患者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说明患者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
      
      以上是对“木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游医生
游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1675称赞:16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5-11-17 23:34:03

      此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木村病又称Kimura病,木村病为一种少见的局部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的头颈区域皮下深部位的软组织肿块,周围淋巴结和大唾液腺常受累及,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血清IgE水平的增高,淋巴结活检提示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特征性改变。它是罕见的慢性进行性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面颈部皮下包块,部份人有肾损害、皮疹、干咳或者咳嗽、呼吸困难、浮肿。病理检查为良性血管淋巴结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治疗的方法有激素、环玲酰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发病的具体原因现在还尚未明确。
      患上此病也应该要乐观。注意平时吃优质蛋白,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平时泡柠檬水喝,不吃刺激食物,烟酒少碰。作息时间规律,不熬夜。
      

闵志廉
闵志廉 其他 擅长: 前列腺炎,阳痿早泄,性病,包皮包茎,泌尿感染等男科 帮助网友:281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5-11-17 23:39:47 我要投诉

      木村病简介
       Kimura病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临床上比较少见。1937年,Kimm(金显宅)和Szeto在中华医学会年会上报道7例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肉芽肿病例;其后,1948年,日本学者Kimura(木村)等发表了题为“论合并淋巴组织增生改变的不寻常肉芽肿”一文,以致后来文献上多将此种病理状态称为Kimura病(木村病)。此病命名曾较混乱,有“类似慢性肉芽肿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病”、“皮肤嗜酸性淋巴滤泡增多症”、“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名。目前国内标准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而西方及日本的文献主要用“ KD”。该病少见,至今报道仅300例,主要见于口腔、皮肤、透镜外科及放疗等专业的文献。
      木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少见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软组织肿块,大涎腺和周围淋巴结常受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增高。对无症状及无损伤外观的病灶可暂时观察。目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
      

周进明
周进明 医师 帮助网友:25称赞: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5-11-17 23:47:23 我要投诉

      木村病又名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症,嗜酸性细胞增多的发生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征:使用旋毛(线)虫初次刺激可引起一个初级的且相当低水平的反应;然而重复刺激导致一扩增的或继发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的反应。
      引起本症的常见原因有:
      ①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和血吸虫等感染。
      ②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等。
      ③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等。
      ④血液病及肿瘤,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转移癌等。
      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病。
      ⑥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⑦某些药物,如青、链霉素,磺胺类。
      ⑧其他,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和心内膜炎及淋巴肉芽肿等。
      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若未检出基础病因,应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随访。若是反应性的而并非恶性肿瘤,给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的短期试验性治疗可降低嗜酸性细胞。只要病因去除,即可恢复。
      

岳新辉
岳新辉 怀远仁爱医院   医师 擅长: 擅长治疗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胆囊炎、阑尾、急性胃十二 帮助网友:16070称赞:5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04-06 11:42:3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木村病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
      指导意见:
      木村病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T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及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有关。活化T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还可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引起蛋白尿,这可能是木村病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之一。
      
      以上是对“木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结核丸

结核丸

本品用于滋阴降火,补肺止嗽。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说明书]

异福酰胺片

异福酰胺片

本品适用于结核病的初治和非多重性耐药的结核病患者...[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