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出生已经2个月了,最近发现宝宝脐部有点突出,如果平卧时突出的包块就会消失,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脐疝。
希望得到的帮助:脐疝有什么危害?
脐疝一般是不需要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脐周围的肌肉慢慢发育好,在两岁以后脐疝就可以自行愈合的。但是要注意最好别让宝宝长时间哭闹,这样对脐疝是有影响的。可以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外力治疗。现在有给宝宝带专业的儿童脐疝带。这个是非常靠谱的以及疗效最好的。
就目前来讲,专业的儿童脐疝带是治疗宝宝脐疝最好的方式。这样,不仅对宝宝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而且脐疝带属于保守疗法范畴,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也避免了手术治疗给婴儿带来的痛苦。因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孩子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都较微细,精管、精索动脉等特别容易受到损伤,如果脐带的运用不当,也可能给孩子的将来带来不育的影响,还有大多数的孩子因不配合治疗,在做完手术后大哭大闹等原因造成的脐疝的其他合并症以及脐疝的复发率也比较高,对于孩子的危险性也大。
你家宝宝脐部突出,如果平卧和睡眠时突出的包块就会消失,那么可以确定孩子就是脐疝。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脐疝是属于先天性的一种疾病,在民间俗称“气肚脐”,属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主要几种常见病之一。脐是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脐疝大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一般直径是在1~2厘米左右,并没有其它的症状。建议你用一元银钱,用棉布包好,在脐部包块消失时,压在脐上,用有弹性的绷带绕过整个肚子,包扎在肚子上,随着时间,慢慢是可以长好的,以后就不需要手术了。
如果孩子在大声哭或用力气的时候就会鼓起来,当孩子睡觉时以及家长们用手按压时,肿物会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并且伴有咕咕肠鸣音。平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哭闹,增加腹压的动作要减少,不要担心宝宝哭闹时会撑破脐疝的皮肤,因为皮肤是有弹性和韧性的,所以家长不用担心太多,做好孩子脐疝的压力治疗即可。
患儿为2个月左右,出现了脐疝,如果没有坎顿疝,大多数脐疝是会在1岁内闭合,尽量避免孩子的大声哭闹,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在脐部最薄弱的地方向在膨出的腹外疝。多见于不成熟儿,多哭闹的。很少发生嵌顿。嵌顿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同通过疝囊膨出,而不易还纳。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於血水肿,进而出现坏死。所以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性的脐疝,有条件的妈妈们可以自己缝制一条带有松紧可调的腰带,准备一个棉花包,利用物理作用,将脐疝包压回腹腔,这样更有助于更快恢复。
如果孩子满了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了1.5厘米的孩子,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孩子得了脐疝的家长们,其实不要太惊慌,因为这绝大多数的脐疝是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自愈的。
以上是对“脐疝有什么危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根据您提供的孩子的情况,现在两个月的宝宝出现脐疝情况的,可以用脐疝带防止肚脐突出,暂时注意观察,可以不用手术。更需要注意的是,脐疝带本身只能按压凸起的肚脐,让其暂时性恢复正常,本身是不能治疗脐疝的,只能让宝宝腹壁肌肉逐渐发育完善而自愈,而晚上睡觉时可以松绑,防止局部皮肤等组织受损,一般情况下,脐疝会在一岁以内逐渐恢复正常。尽量避免孩子的大声哭闹以及不停的咳嗽,因为如果孩子哭闹过多、不停的咳嗽、以及腹泻等会促使孩子原本就偏高的腹内压力变得更高,便会导致腹腔内的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以及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更严重的脐疝。大多数医院一般会采用胶布黏贴的方法,但是需要时常观察帖胶布的地方有没有皮炎,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容易出现损伤。所以要每1-2周更换一次。注意不能因为宝宝因为脐疝而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长久宝宝会不哭或者少哭,会造成心理疾病。
根据你的描述和宝宝的症状,是腹壁薄弱腹压增大,形成的脐疝。脐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疝气,在几个月大甚至是不到一个月大的婴儿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建议避免让宝宝哭闹,可是服用应用脐疝带,避免疝内容物脱出。一般在宝宝学龄前完成手术治疗。
大多数的宝宝会在身体成长期慢慢的恢复脐疝的病症。孩子得了脐疝也并不是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的危害的,它会引起腹部的疼痛,并且影响孩子的消化系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就更要注意和更细心地照顾孩子,避免孩子脐疝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引起便秘和腹胀的食物,也不要过度饱食,造成孩子的腹内压增高。对于手术治疗,最好不要选择,其实宝宝得了脐疝,可以经过物理的保守治疗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是非常的小的。而且也不建议用手术治疗,毕竟宝宝还这么小,手术治疗对宝宝身体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脐疝:由于新生儿脐部皮肤粘膜本身就比较薄弱,若脐环关闭不全或软弱,腹腔内容就可能在脐部膨出,而皮下及皮下组织仍完整,这就发生了脐疝。随着小儿腹肌发育,疝环常逐渐缩小而闭合,疝环小于1厘米者,绝大多数在l~2岁间自愈,不需要任何治疗。但如果缺损口大于1厘米,孩子的年龄又在6个月以上,就应该采取胶布固定法来加速脐疝的愈合。把4厘米宽的两条胶布剪成牵拉胶布,在一条胶布一端的两侧各剪去三分之一,使它穿过在另一条胶布上剪好的孔。在粘贴胶布前,先在皮肤上涂一些安息香酸酊以保护皮肤,再把胶布贴在脐的两边,然后把两条胶布拉紧贴牢,半个月换一次。这种方法一般在3个月左右就能见效。对于直径在2~5厘米之间的脐疝,可依情况,观察至2岁仍不能自然闭合,则考虑手术修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