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我经常觉得没胃口,恶心,而且有腹痛。到社区门诊去看了一下,医生触诊且综合病情后,让我到大医院做详细检查,怀疑我这是胆囊炎。我自己也上网自诊了一下,觉得症状正合适。如果我真的患了胆囊炎,吃什么药治疗比较好呢。
希望得到的帮助:胆囊炎吃什么药?
胆囊炎的治疗措施如下:
1.一般治疗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③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胆汁排泄。④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⑤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1)急性胆囊炎 ①解痉、镇痛 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②抗菌治疗 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 ①利胆药物 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②驱虫疗法 针对病因进行驱虫。③溶石疗法 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合理选用中成药 ①金胆片 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胆囊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胆囊炎患者应当躺在床上多休息,尽量多吃一点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较严重的患者要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水以及电解质。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
如果胆囊炎患者的腹部比较疼痛的话,可以用一点镇痛药,比如阿托品0.5mg或654-2 5mg肌注,或者用小剂量的杜冷丁,但是不适合用吗 啡。
3、抗菌治疗
胆囊炎患者胆囊内都是有病菌的,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了,主要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
4、利胆
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
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胆汁排泄。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治疗。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一、急性胆囊炎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忌油腻食物,严重者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水及电解质。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维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镇痛,不宜用吗 啡。
3、抗菌治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还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4、利胆: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二、慢性胆囊炎
1、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手术一般择期在胆囊炎发作2个月后进行,这样可减少胆囊周围的粘连与胆囊水肿。
2、综合治疗: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硫酸镁、消炎利胆片、清肝利胆口服液、保胆健素等;应用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虫感染者应当驱虫治疗。
3、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对于恢复期病情较轻的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工作或活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做广播体操等是可以的,而且这样还可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的淤积。
以上是对“胆囊炎吃什么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一、胆囊炎的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术疗法
①、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目前,一些医院已经开展急症保胆手术
②、慢性胆囊炎:微创保胆手术是首选,极少数患者胆囊已经萎缩和癌变,应切除胆囊。
二、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1、解痉止痛膏1贴,敷中脘穴处,1小时后疼痛消失,治疗胆绞痛。 2、取天枢、气海、中极、关元等穴位拔罐治疗。主治上腹部疼痛。呕吐者,可先在鸠尾、巨阙行针刺拔罐治疗,也可配用中药贴敷穴位。中药为:白术10g,川朴10g,木香10g,乌药10g,郁金10g,白芍10g,玄胡10g,研末调膏敷用。
3、取白蔻适量,打烂,敷于手腕上,待起泡时刺破,除去黄水,具有退黄之功效。
4、取鲜毛茛适量,捣烂,团成丸如黄豆大缚臂上,夜即起泡,用针刺破,放出黄水。
胆囊炎中医治疗:
一、急性胆囊炎
1、湿热滞胆证
起病急,肋胁绞痛、拒按,阵发痛剧,腹肌拘急,伴口苦咽干,心烦喜呕,或高热寒战,或身热不扬,便秘尿赤,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多属急性感染性胆囊炎或化脓性胆囊炎。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下。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半夏、郁金、大黄(后下)、前仁、木通、栀子,木香,茵陈。
用法:加水煎服。上药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左右,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400毫升,煎取药汁150毫升,二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2、热毒内壅证
胁肋剧痛,右上腹硬满、拒按或触及包块,伴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头晕神疲,甚则神昏谵语,或身目黄染,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多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
治法:清热解毒,攻下退黄。
方药:大承气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枳实、黄芩,厚朴、芒硝(冲服)、栀子、胆草、生地,柴胡,木香,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高热神昏者,宜加服安宫牛黄丸;精神萎靡不振、脉弱者,可加用参附汤。
用法:常规水煎服。
二、慢性胆囊炎
1、肝胆湿热证 脘胁疼痛、拒按,食少纳呆,口苦口黏,厌恶油腻,恶心反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健脾和胃。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白芍、大黄、丹皮,半夏、枳实、栀子,薏苡仁。
【用法】:常规水煎服。
2、肝胆郁滞证脘胁窜痛,胀闷不舒,精神抑郁,或心烦易怒,善叹息,嗳气频作,或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利胆行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枳壳、川芎、香附,白芍,川楝子、甘草。脘腹胀闷、嗳气者,加陈皮、白豆蔻以降逆和胃;发热者,加大黄、栀子、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大便不爽者,加莱菔子、枳实以行气导滞通便。
【用法】:常规水煎服。
3、脾胃气虚证患胆病日久,脘腹胀闷,纳呆食少,大便溏薄,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或见轻度浮肿,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胃,理气和中。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为主。药用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砂仁(后下),木香。
【用法】:常规水煎服。
4、脾肾阳虚证 见于胆病久不愈者。脘胁胀满或隐痛不舒,喜温按,畏寒肚冷,食少便溏,腰膝酸软,手足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或沉缓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理中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云苓,干姜,肉桂、枳壳、炙甘草,木香。
【用法】:常规水煎服。
温馨提示:
对急性腹痛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