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眼睛前几天就开始流眼泪有异物感,今天可以摸到上眼睑有一个颗粒物,我上网自诊了一下,怀疑是患了睑腺炎。想请问一下医生,有睑腺炎该用什么药治疗比较好。
希望得到的帮助:睑腺炎吃什么药?
睑腺炎的治疗:
对症治疗患眼滴抗生素眼水,0.3 %氧氟沙星滴眼液,4~6次/天;睡前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如0.3%氧氟沙星眼膏,或0.5%金霉素眼膏。
1.局部治疗
(1)滴抗生素眼药水,涂抗生素眼药膏,宜早期及时应用。
(2)早期局部热敷;或用银花15g,连翘、野菊、黄芩各10g,薄荷5g,煎水做湿热敷,每日2~3次,每次15~20min。
(3)用茶水或生理盐水将如意金黄散(96)*调成糊状敷患部.纱布垫遮盖。每日1次。
(4)理疗:早期用超短波治疗。
(5)脓肿成熟时,切开排脓,或置引流条。
2.全身治疗
在肿块周围注射溶有2%普鲁卡因的青霉素50 000~100 000U。
反复发作,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口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阿莫两林胶囊,口服,每次0.5g,3~4次/天;或者磺胺异恶唑,口服,成人首次2g,以后每次1g,4次/天;2个月以上小儿每日50~100mg/kg,分4次口服,首剂加倍。
内睑腺炎与外睑腺炎治疗方法大致相同:
早期局部热敷,促使浸润、硬结吸收,或促进化脓。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及涂眼药膏,一般常用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或氧佛沙星类滴眼。
应用上述措施2周左右,仍残留硬结者,可行手术切除。外睑腺炎手术开口位于皮肤面,与睑缘平行,且需缝合。脓腔大未能排净脓液者,应放入引流条,每日换药,至引流条无脓时取去,1~2天后伤口即可愈合;内睑腺炎手术切口位于结膜面,垂直于睑缘,通常不需缝合。内睑腺炎脓肿向外生长,表面皮肤过于菲薄极易破裂者,亦可于皮肤面做平行睑缘切口。不能配合手术的儿童宜麻醉辅助下行手术。
局部炎症重者或伴淋巴结肿大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必要时静脉输液。
顽固反复发作者,可做脓液培养,结合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或作转移因子注射,每次2mg,每周2次,5周为一疗程,可调节免疫功能。
注意:睑腺炎未成熟或已破溃出脓切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引起蜂窝织炎,海绵窦脓栓等严重并发症。
以上是对“睑腺炎吃什么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导致的急性炎症,因疖肿形似麦粒,故也称麦粒肿。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汗腺被感染者称外睑腺炎;睑板腺被感染者称内睑腺炎。以葡萄球菌感染多见。上下睑均可发生,但以上睑多见。病情轻者经数日后可自行消散,重者则痛剧成脓,脓出始愈。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按其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外睑腺炎与内睑腺炎。本病曾称麦粒肿,俗称“挑针眼”,中医称“针眼”。
睑腺炎的治疗用药:
1.局部滴用抗菌滴眼液(10% 磺胺酰钠或0.1%利福平),晚间涂0.3%氧氟沙星眼膏。2.每日3-4次热敷患眼,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硬结吸收或软化。
3.若局部炎症剧烈或伴有发烧、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口服抗菌药物。
4.当皮下或结膜下出现脓头时,可切开排脓。内睑腺炎切口应垂直于睑缘。
中医辨证治疗睑腺炎
1.风热外袭证
证候特点:
病初起,眼睑微红微肿,微痒微痛,触之有硬结,按压则痛;有的伴有全身发热,头痛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方药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9g、薄荷9g、淡竹叶6g、甘草6g、剂芥穗6g、淡豆豉9g、生蒡子9g、芦根12g。
红肿显著者,加大青叶10~15g、蒲公英10~30g,以解毒消肿。
2.热毒壅盛证
证候特点:
眼睑红肿明显,触之有硬结,疼痛拒按;或硬结变软,或出现脓点,甚至球结膜水肿;有的伴有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方药: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内疏黄连汤(《审视瑶函》)加减。
栀子10g、连翘10g、薄荷5g、甘草5g、黄连10g、黄芩10g、桔梗10g、制大黄10g、当归身10g、赤芍药10g、木香5g、槟榔10g。
若病变在下睑者,加清泻胃火之药,如知母5~15g、石膏15~60g(先煎);硬结生于眦部者,加清泻心火之药,如木通3~6g、淡竹叶5~15g;有脓未溃者,加消肿溃坚之药,如皂角刺3~9g。
3.脾虚夹毒证
证候特点:
眼睑硬结红肿疼痛不甚,疖肿反复发作,或经久难消;可伴有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方药:
健脾益气,托毒祛邪。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加减。
黄芪15g、皂角刺9g、金银花12g、桔梗9g、白芷12g、川芎6g、当归9g、白芍9g、白术12g、茯苓9g、人参6g、甘草6g。
若疮口难敛,去掉方中皂角刺;若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者,加行滞消导之品,如神曲6~15g、麦芽10~15g;硬结难消,红肿不明显者,加软坚散结之品,如海藻6~15g、昆布6~12g。
睑腺炎的治疗用药方案如下:
中成药
1.外用中成药
马应龙八宝眼膏涂于眼睑硬结皮肤上,2~3次/天。
2.口服中成药
病初起,眼睑红肿不明显者,可口服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3次/天。眼睑红肿热痛明显者,口服生黄解毒片,每次3片,3次/天。伴大便秘结者,可口服生黄上清丸,每丸重6g,每次1丸,2次/天。
中药熏洗法
蒲公英60g、金银花15g,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先熏后洗患眼,4次/天。1个疗程3天。
中药敷法
地黄、生南星各10g。药研细末,每取少许置胶布上,贴敷双侧太阳穴,每日换1次。1个疗程3~4天。
热敷法
先用眼药膏涂于眼睑上,薄薄一层,然后把消毒纱布或毛巾放入沸水内浸湿,取出后拧干,待温度适中后,置于眼睑上,凉了马上更换,保持温热。3~4次/天,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炎症消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