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家孩子才四岁多,前一段时间受凉感冒了,后来又咳嗽,高烧不退,吃了不少药也打针了,可就是没见效,我们着急了,抓紧到医院去做了一些检查,医生告诉我们是得了肺炎,看着孩子越咳越厉害,我看着真是心疼,请医生指导。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肺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婴幼儿肺炎不论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统称为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1.宝宝得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2.患儿应注意保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要禁止吸烟,在寒冷的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但应注意通风。
3.小儿肺炎食疗有方。
1)材料: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
做法: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
2)材料:百合50克,薏米200克
做法: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材料: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
做法: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4)材料: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至2个,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对患肺炎的孩子,要注意孩子的体温和呼吸的情况,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让孩子休息好。在饮食上要吃易消化、高热量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以软的食物最好,有利于消化道的吸收。咳嗽时要拍拍孩子的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拍背时从下往上拍,房间内不要太干燥,孩子要适当地饮水,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的排出。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治疗。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中医辨证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治疗:
一、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冬季要定时开窗换气,每次30分钟,每天3次,避免对流风,注意休息,执行严格的呼吸道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面色青灰,口周紫绀烦躁或嗜睡的患儿,应注意心音,心率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炎发生,对吃奶,哭闹后青紫加重,吸氧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查明原因,给予处理。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液量每日60-80ml/kg为宜,必要时输注全血液或血浆。同时患有佝偻病者宜注维生素D3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1ml/岁,一日3次.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液体配方为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30ml,庆大霉素2万U,a--糜蛋白酶5mg,地赛米松1mg,每次吸入10-15分,每日2-3次。
孩子细菌性肺炎,可出现发热,咳嗽,有痰等,胸片可明确,多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目前积极抗炎治疗是关键。抗炎治疗为主,如果咳嗽,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口服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有痰可加用祛痰药物鲜竹沥,易坦静等,孩子要多饮水,家人多给助拍背,雾化等帮助排痰,如果咳嗽明显,最好输液控制要好些。
小儿肺炎,一般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注射青霉素或头孢类消炎药物,如果是支原体引起的,就要加阿奇霉素。如果有痰,要加氨溴索化痰。在治疗到没有肺部湿罗音,咳嗽症状消失,不发烧5天后,拍片检查肺炎的恢复情况,如果已经好了,就可以回家再服药一周就行了。要注意近期孩子不能着凉感冒。
以上是对“肺炎应该如何治疗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儿童肺炎的其他治疗:
重症肺炎及先心肺炎的患儿,往往发生心力衰竭,故除吸氧、镇静、平喘止咳外,应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制剂,必要时可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利尿剂。
(1) 毒毛旋花子甙K:饱和量0.007~0.01mg/kg,加于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时间不短于10分钟,或直接加入莫菲管内缓慢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需要,6~12小时后可再给首次剂量的1/2。
(2) 西地兰:饱和量2岁以下0.03~0.04mg/kg,2岁以上为0.02~0.03mg/kg,分次给予。首次给饱和量的1/2,余量分2次,每隔4~6小时给药1次,可肌内注射或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一般不用维持量,但心力衰竭严重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者需维持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一般只能用一种,不应同时使用两种,以免发生中毒。使用以上药物时不宜同时静脉应用钙剂,若合并低钙抽搐必需使用钙剂时,应注意钙剂与洋地黄对心肌的协同作用,故两药至少应相隔4~6小时方可使用,且注射宜缓慢,密切注意心音及节律的变化。
(3) 血管活性药:此类药物能扩张周围小动脉,减少心排出阻力,扩张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常用药物有东茛菪碱、酚妥拉明(苄胺唑啉)。东茛菪碱每次0.02~0.03mg/kg,稀释后静脉注入,5~10分钟1次,待患儿安静、症状好转后,逐渐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用。酚妥拉明每次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lOmg/次,5天以内的新生儿用3mg/次,加入10%葡萄糖10~2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于2~6小时后重复使用或持续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血管扩张剂。
中医疗法:中药治疗肺炎除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近年来国内用中医辩证治疗小儿肺炎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及加减。对单纯病毒性肺炎应首选中药治疗,在上述基本方剂中重用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青黛、贯仲等清热解毒及生地、丹皮等清热凉血。亦可用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淤的药物。
肺炎要看致病菌的,一般不会传染,肺炎要看感染的什么致病菌,一般不会感染,但要正规治疗,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肺气胞)发炎。
症状: 发高热,呼吸十分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有可疑便须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肺炎有多种,建议:
(一) 护理: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经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淤血,以利炎症吸收及痰液的排出。为避免交叉感染,轻症肺炎可在家中或门诊治疗,对住院患儿应尽可能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分开,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分开。
(二) 氧气疗法:是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肿的主要疗法之一。因此,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给氧。最常用鼻前庭导管持续吸氧,直至缺氧消失方可停止。新生儿或鼻腔分泌物多者,以及经鼻导管给氧后缺氧症状不缓解者,可用口罩,鼻塞,头罩或氧帐给氧。给氧浓度过高,流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不良副作用,如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等。严重缺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应及时用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或持续正压给氧以改善通气功能。
(三) 抗菌药物治疗: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应作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养加药敏试验,以便于针对性选用有效药物。在病原菌未明,对未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首选青霉素,每次20~40万U,每日肌内注射2次,直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为止.重症者可增加剂量2~3倍,静脉给药.年龄小或病情严重者需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可用氨苄青霉素,每日50~100mg/kg,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青霉素疗效不佳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改用红霉素,每日15~30mg/kg,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5~lmg/ml,分2次静滴.疑为金葡菌感染可用新青霉素Ⅱ,Ⅲ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等,亦可应用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疑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用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病原体己明确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首选红霉素.真菌感染应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选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每次5万U,4~6小时一次,亦可用克霉唑,大扶康或二性霉素B。
(四) 抗病毒药物治疗:国内用病毒唑治疗早期腺病毒肺炎有一定疗效,对晚期的病例疗效不明显。该药尚可试用于流感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上药疗效不明显。
近年来国内运用免疫制剂治疗病毒性肺炎,如特异性马血清治疗腺病毒肺炎,对早期无合并感染者疗效较好.干扰素(interferons)可抑制细胞内病毒的复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治疗病毒性肺炎有一定疗效。用乳清液雾化剂气雾吸入治疗合胞病毒肺炎,对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均有-定作用。
(五)对症治疗:咳嗽有痰者,不可滥用镇咳剂,因抑制咳嗽而不利于排痰。为避免痰液阻塞支气管,可选用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浆,敌咳糖浆等。痰液粘稠可用n-糜蛋白酶5mg加生理盐水15~20ml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用鱼腥草雾化吸入。干咳影响睡眠和饮食者,可服用0.5%可待因糖浆,每次0.1ml/kg,每日偶用1~3次,该药能抑制咳嗽反射,亦能抑制呼吸,故不能滥用或用量过大.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每次0.3mg/kg,每日3~4次,有镇咳作用,但不抑制呼吸。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