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溢奶的状况是十分常见的,约有50%的宝宝在不同程度上有溢奶的情况.妈妈只要在哺喂方法上多加注意即可.哺乳是妈妈和宝宝最亲密接触的时候,那种甜蜜和温馨的感觉是么的美.宝宝吃饱后美美的微笑,对妈妈来说简直就是天使的微笑.但是随之而来的溢奶和吐奶却有可能让妈妈手足无措.新出生宝宝多多少少都有溢奶和吐奶的问题.有些时候只需要妈妈稍微注意喂奶的手法就可以解决,有些溢奶却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妈妈们特别关注.让我们看看妈妈们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宝宝的溢奶状况有如喷射状,且出生前一,二周较不明显,出生三周后才越发地严重,吐出量较多,并伴有奶块(但不伴有胆汁),宝宝的体重不增加甚至减轻,有可能是发生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在呕吐物中,是否含有黄绿色胆汁,那有可能是肠梗阻;
●在呕吐物中,是否含有血丝或咖啡色的东西,那有可能是食道,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有剧烈喷射性呕吐的情况,也可能是脑部病灶引起颅内高压.脑膜炎可能引起吐奶,这时宝宝的头颅前囟会显得凸起.案例三:呛奶和窒息宝宝姓名:壮壮年龄:8个月“我的壮壮(小名)也有溢奶的状况,小的时候有一次呛奶差点造成窒息,想起来就很后怕.我们专门向医生咨询了孩子不慎呛奶该如何应对,从此才胸有成竹.现在宝宝一点也不溢奶了,还非常健康.他7个月的时候,我带他去参加爬行比赛,还得了第一名呢!”为防止宝宝溢奶,一般建议应让宝宝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后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发生.宝宝食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所谓的呛奶.量大时更会造成气管堵塞,不能呼吸,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量少时也很可能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宝宝呛奶时的紧急救助
●在宝宝吐奶时,第一个步骤便是将宝宝直立抱起,接下来便是将宝宝的头,往左右任一侧倾斜,让奶水能顺利流出,千万不可让宝宝的头部向上仰起,否则奶水反而容易流入气管中!
●平躺时发生呕吐,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把手帕缠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可能原因妈妈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一喝完奶后,宝宝哭,咳嗽,动得太厉害喝完奶后,就马上让宝宝躺下,预防手段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少量多餐刚喝完奶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或运动喂完奶,宝宝躺下时稍微抬高宝宝的头部约30~40度角,维持约30分钟.
------------------------------------------------
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像老话说的“喂奶喂多了,消化不良”?其实不是.医生说,宝宝溢奶是一种叫做“胃食管反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地阻挡胃内容物的反流,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内容量增多,压力增大,则更容易反流.因而,新生儿食后出现的溢奶,应该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进行胃食管的反流监测,以便确定食管反流的程度.
小儿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偏高,国内报道新生儿检出率高达60%以上,其中有20%会出现溢奶,吐奶或呕吐等症状.
虽然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期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在12—18个月内消失,但如没有得到治疗,就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窒息以及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和贫血等).所以,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还是应该早期认识并加以治疗.
对于溢奶频繁或伴有吐奶的婴幼儿,都应该选择体位,饮食和药物疗法.
“体位治疗”是指当患儿睡眠时,适当抬高其头部,并使头部保持侧位;“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少量多餐,可增加喂奶次数,但每次不可喂得过饱(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米糊,使奶汁粘稠);“药物治疗”则以胃动力药物为主,需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