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是位于颌下三角的一对涎腺,常因炎症、肿瘤等疾患而需行颌下腺摘除或舌骨上清扫术。针麻施行下颌下腺摘除或舌骨上清扫术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据全国口腔颌面外科针麻协作组和四川医学院口腔医院的报道,针麻进行颌下腺摘除术的成功率达80%以上。对于无粘连的颌下腺混合瘤切除术及慢性颌下腺炎切除颌下腺的手术,其效果更佳。
病例选择
对于成年人的慢性颌下腺炎,颌下腺混合瘤,颌下区淋巴疾患等患者,愿意接受针麻者均可选用。但某些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炎症尚未完全控制,局部压痛明显的患者,针麻效果欠佳,不宜选用。
针麻方法
一、穴位处方
(一)患侧丰隆、阳辅、跗阳、太冲、公孙、合谷(留针)。
(二)同侧合谷、外关透内关(电针)。
二、穴位注射
以0.25%异丙嗪3~5ml作患侧扶突注射。注射方法与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法相同。
三、辅助用药:
术前一小时常规给苯巴比妥钠0.1g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术前10分钟按每千克体重给予哌替啶1~1.5mg,或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混合液每10kg体重静脉注射1/5剂量。
四、刺激方法:
(一)进针取得针感后,以后法捻针,各穴交替刺激,每穴3~5分钟后留针。术中按需要再作适当捻转以维持和加大刺激量。
(二)电针组以G6805针麻仪通电刺激,频率以80Hz的疏密波为宜。
五、诱导时间:
一般15~20分钟。
提高针麻效果的方法
颌下腺摘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效果较好的手术之一。颌下腺混合瘤与无粘连的慢性颌下腺炎摘除颌下腺,采用针麻一般效果比较可靠。术中分离颌外动脉、结扎颌外动脉近心端,解剖颌下腺导管,分离舌神经往往是容易引起疼痛的操作步骤。针麻时在上述手术操作之间,变换刺激参数。在动脉与导管周围适量注射1/500,000肾上腺素溶液,分离时应轻柔,可采取先结扎后剪断的方法处理血管。分离颌下腺导管时,常因导管位置较深,牵拉下颌舌骨肌用力较大而引起疼痛与不适,术中除注意适当施力外,亦可改用较小的拉钩牵拉,必要时可以用0.25%普鲁卡因1~2ml进行颌下神经节阻滞。
粘连严重的颌下腺摘除术比较困难,尤其剥离时出血较多,术中往往须反复压迫、钳夹止血,难免出现镇痛不全,此时可以在剥离区域采用1/5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浸润,以减少出血,且有利于剥离,从而提高针麻的镇痛效果。必要时亦可追加辅助用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