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病毒性脑膜炎会有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等症状。严重可有意识障碍、惊厥,甚至有脑膜刺激征出现,如颈项强直。
脑炎的临床表现全身毒血症状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以上是对“脑炎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急性病毒性脑炎家庭常见病诊疗发表于2005-8-310:07:02概述:急性病毒性脑炎(其它),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性脑炎以及变应性脑炎,接种后脑炎不在本文范围内)。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皰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有的病儿表现为精神改变,如整天想睡,精神差,或乱吵乱叫,或不省人事;有的则出现手、脚瘫痪。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亦有轻有重,预后也各异。轻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只要及时治疗预后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来医院抢救,后果将是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继发癫痫等。症状表现: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伴发热,部分患儿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2.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仅表现为淡漠、嗜睡,重者有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异常,情绪障碍等。3.颅内高压征:头痛、头晕、呕吐、肌胀力增高,小婴儿表现为前囟紧张或隆起,严重的颅内高压可致脑疝,出现呼吸回圈衰竭。4.脑实质的损害可导致全身性或局限性的抽搐,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偏瘫、单瘫或双侧瘫。亦可见颅神经损害征、共济失调、不自主动作等,多数病儿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常有病理神经反射,病变若波及脑膜,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诊断依据: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精神症状。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可在30-5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5.血清中和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上。6.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上。7.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的滴定度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上。8.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阳性。9.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治疗: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2.加强支援疗法,保证营养和促进脑功能恢复。3.抗病毒药物的应用。4.加强护理及生命体征的监测。5.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使用新疗法及高压氧治疗。用药原则1.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用量与间隔时间应视病情需要而定,只能渐停,不能骤停,以防脑水肿反跳。其中可适当静注速尿与地塞米松以加强脱水。2.控制惊厥可减少对脑的缺氧性损伤。先用安定静推迅速止惊,后用苯巴比妥钠作维持并巩固疗效。3.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阿糖腺甘对单纯皰疹性脑炎疗效显著,但须在发病5天内应用。无环鸟甘疗效更佳。干扰素、聚肌胞均具有抗病毒作用,但儿童使用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4.加强支援疗法是促进病情恢复的重要措施。昏迷病人应鼻饲营养物质,并注意水电解质与酸堿平衡。重症病儿可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脂肪乳剂、水乐维他等静脉营养药。5.尽快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对预后甚关重要。昏迷者可用胞二磷胆碱,克脑迷、氯脂醒等促进苏醒;静滴脑活素、能量合剂、肌注素高捷疗等能促进功能恢复;疾病后期可作高压氧治疗;瘫痪者可用新医新针疗法,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常识:病毒性脑炎是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病。重症患儿病死率高或有后遗症,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轻重不一,易误诊。在小儿感冒或腹泻时,若伴有精神差想睡觉,或诉头痛,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应即到医院看病检查。一旦小儿出现发热、呕吐或抽搐,患本病可能性更大,此时不能在家用“艾火炙”,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
嘱咐病人多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