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一年前分别和两个不太熟悉的女孩子各发生了一次行为,最近三个月之前又和一个不太熟悉的女孩子发生了一次行为,这三次都没有带套。然后这一年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女朋友,是真正的女朋友,是处女,没有乱性过。这一年一直都跟我持续的发生关系。我的问题主要核心就是,如果我去做艾滋病检测,那么高危行为是不是最后三个月前和第三个女孩子的那一次,是不是把我健康的女朋友可以排除在外?然后今天我去疾控做了抽血检测,我说的最后一次高危是三个月前的那次,请问这样可以吗?请医生给分析下吧,感谢
病情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指导意见:你的这个情况有风险,因为艾滋病主要经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它的窗口期为2-3周,建议你在高危行为后3周后到当地疾控中心检查一下HIV抗体,免费且保密的,如果是阴性,那就说明没有感染,可以彻底排除艾滋病,不用再复查了!
医生,疾控给的检测结果准确吗?会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毕竟他们让我电话等通知。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检测的。如果我没有问题的话,我要不要给我现在的女朋友也去做一次体检。
疾控的检查是最终检查,就算你到医院去检查,最终也要送疾控复检。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检测结果是阴性的话就可以排除了。
指导意见:
建议您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的性生活等。
医生,疾控给的检测结果准确吗?会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毕竟他们让我电话等通知。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检测的。如果我没有问题的话,我要不要给我现在的女朋友也去做一次体检。
只要是阴性就没事。
医生,是这样的,您分析下,可以这样说,我比较健康的这位女朋友,其实我也不太了解她的身体情况,毕竟我俩认识一年了,发生关系断断续续也一年了,是不是三个月之前那次和那个陌生女孩子算高危,那么如果这次我检测没事,是不是代表我和我女朋友都没啥事。毕竟这一年都在跟她发生关系。
对,是这个意思
那么引入的问题又来了,医生,艾滋病传染的几率大吗?会百分百传染吗?过了三个月窗口期,身体有什么感觉,我记得最近这三个月没有艾滋病毒急性症状,上年和那两个女孩子发生完关系,有没有出现症状也记不清了。
检测结果阴性就没事
病情分析:艾滋病窗口期2-3周,窗口期过了检测阴性可以排除指导意见:高危性行为计算窗口期以最后一次无套性生活,也就是最后三个月前认识的那个女孩子发生的无套性行为开始计算,三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了
以上是对“一年前分别和两个不太熟悉的女孩子各发生了一次行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医生,疾控给的检测结果准确吗?会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毕竟他们让我电话等通知。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检测的。如果我没有问题的话,我要不要给我现在的女朋友也去做一次体检。
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检测的专业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当然准确。这个不用怀疑
病情分析:你的描述说得很不清楚。
总的原理是:只要你和任何一个女孩最后一次发生性关系后3周后检测HIV抗体,结果是阴性,就可以排除你被这个女孩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你说的健康女孩,根据是这个女孩是处女,但这不能作为她没有艾滋病的证据。因为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除了性关系,还有血液传染或母婴传染。指导意见:你可以在最后一次性行为后周,到医院或疾控中心做一次HIV抗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了。你的女友也不能排除在外的,也需要在和她最后一次性行为后3周做检测的。
医生,疾控给的检测结果准确吗?会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毕竟他们让我电话等通知。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检测的。如果我没有问题的话,我要不要给我现在的女朋友也去做一次体检。
我不了解你做检测的疾控中心,不好替他们做保证,如果你的女友也能去做一次检测,那是非常理想的,如果她是阴性,那你就不可能被她传染艾滋病了。
行,那我让她也去做一次,把她彻底排除,只要她没事,我也没事,不就皆大欢喜吗?那么问题就来了,两个正常的都没有感染的配偶,会感染艾滋吗?是不是必须一方携带病毒才会被感染?病毒会自己产生吗,我是不是还要时刻询问我女朋友和她的家人有没有血液传染史?
病毒不会自己产生。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只有艾滋病人的血液或体液进入你体内才有可能被感染。如果双方都是健康的人,那就不会感染艾滋病。
指导意见:
艾滋病的感染率是很低的,与当时你的免疫力以及体表破损、与对方体液交换等有关。您现在的女友是纯洁的处女,可以排除在外。计算高危发生时间,只需要考虑之前不太熟悉的女孩。对方如果是不携带艾滋病毒的正常人,各种性行为都是安全的。即使对方有艾滋病,如果你们接触部位没有伤口、出血溃烂,基本也不会感染。如仍有疑虑,可到医院进行血检。情绪保持稳定,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如有必要可以找专业心理医生帮助进行疏导,消除过度的担忧,转移恐慌等负面情绪
温馨提示: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传染,暂无预防疫苗,本病的预防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