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绍的处方供你参考一下。在中医治疗方面可参考上述两种体质。
1.气滞血瘀,痰聚成块
症状: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腹部积块,疼痛不移,按压痛,形体消瘦。舌质色暗青紫,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
治则:理气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胁下逐瘀汤加减。当归20克,延胡索20克,川楝1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五灵脂15克,香附15克,台乌12克,三棱25克,莪术15克,穿山甲10克,浙贝30克,八月札20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5克,芒硝10克;恶心呕吐加竹茹12克,姜半夏15克。一日一剂水煎服。2.肝气不舒,毒热内蕴
症状:脘胁胀痛,腹痛拒按,恶心呕吐,嗳气,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克,白芍20克,香附15克,延胡索20克,枳壳15克,青皮10克,川芎15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茵陈20克,白毛藤30克,大黄10克。疼痛剧烈,加白屈菜20克、乳香12克;大便干燥不下,加芒硝10克。一日一剂水煎服。
温馨提示:
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