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岁半
病史:2003年8月发现脐旁有一肿物,2004年6月诊为淋巴囊肿,并进行了两次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之后留一硬结,但日渐缩小。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最近发现在原患处2公分远处又出现同样肿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有无危险?
第一次问题补充:
目前一般情况:这次的肿物医生诊为纤维瘤,且告我孩子就是这种体质。我的孩子虽有点偏瘦,但健康活泼,运动能力、抵抗力都很强。可是现在我真不知她怎么了,舞蹈课也不敢上了,因为下腰时正好鼓起来肚脐部位,而且特害怕以后再长。敬请专家帮我的孩子找找病因及对策,我和我的孩子在此深表感激!
淋巴管囊肿又叫囊状淋巴瘤或称囊状水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它属先天性的良性错构瘤。淋巴管瘤极少发生癌变。近年来,提倡应用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囊性淋巴管瘤及许多无法手术治疗的其他类型淋巴管瘤。1、Ok-432:一种溶血性链球菌制剂OK-432(日本中外制药公司的OK-432)(国产仿制制剂——沙培林)是80年代末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荻田修平首创,日本,欧美为首选。OK-432是一种免疫促进剂,可避免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博来霉素和平阳霉素潜在的肺纤维化等并发症。2、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或国产平阳霉素作局部注射治疗,可使70%左右的囊性淋巴管瘤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这些注射药物是通过破坏淋巴管瘤囊内的内皮细胞、使囊内壁发生纤维化,抑制淋巴液分泌,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注射用博来霉素或平阳霉素一般以1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10毫克药物,进行囊内穿刺,充分抽吸囊内液体后,以等量药液进行注射。一般1~2周一次,一次总剂量不得超过每公斤体重5毫克。不宜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以避免肿瘤溃疡、组织脱落坏死。一般在注射后当天即有局部肿胀、疼痛、局部灼热,可以有38℃左右的发烧,偶有呕吐、腹泻。一般在1~2周后肿块逐渐缩小、硬化,进而消失。由于注射疗法简单、方便,并可避免手术可能出现的神经损伤和外观容貌毁坏等副作用,目前注射疗法已成为淋巴管瘤,尤其是囊状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2)手术治疗方法:尽管注射疗法已成为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注射疗效不佳、某些要害部位不适合于进行注射疗法以及深部淋巴管瘤均应手术治疗。淋巴管瘤的手术时应尽可能将瘤组织完全切除。颈部、腋部的囊性淋巴管瘤的实际病变往往侵犯周围组织,难以彻底切除。因为颈部有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后可能出现面部神经麻痹和舌神经、喉返神经及膈神经的损伤而成为终生遗憾。关于纤维瘤,可以考虑以后手术治疗。经过积极治疗对以后的美观不会出现什么影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