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于半年前凌晨一点左右突然感觉咽喉不适突然惊醒,其后心律每起伏分钟80—100次左右,持续到凌晨五点左右。此后数日相继发生心率在80—120之间浮动、心慌、胸闷、头晕、左前胸疼痛,胸正中偶发撕裂、发炸剧痛,但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非常疼痛,就连余痛都非常疼痛,到夜晚很难入睡。时至今日上述症状时有轻重反复,但是最近一、两日胸正中撕裂剧痛增加,这两日内到现在共发生六次。
目前一般情况:可以从事轻工作和正常家务。
病史:此前只有胃病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有的医生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有的说是心脏有问题,但是具体什么问题该医生说了很多术语其他的说不清楚,有的诊断是心理疾病。给我开出的药相继有:古维素、维生素B2、养血安神片、益心宁神片、倍他乐克、弥可保,我们这中医开的中草药是用数字的,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汤药。服药的效果:服用倍他乐克和养血安神片时有效果,最起码心律相对的比较稳定,一般在66—80之间浮动。服用其他药物时效果并不明显。
辅助检查:超声测量记录(单位mm)左室内径舒张52、收缩31 、室间隔11、后壁10、舒张末期容量127(ml)、收缩末期容量36、射血分数(EF)71、缩短分数(FS)40、左房前后径31、上下径39、左右径38、右室最大内径39、左室/右室44/30、右室游离壁5、右房最大内径33、下腔经脉12、主动脉瓣环径23窦内径29窦上径28、升主动脉25、主肺动脉20、右肺动脉8、左肺动脉8
心脏半叶结构及多普勒血流检查:二尖瓣 正常 正常 E峰0.83 A峰0.61 E/A=>1
三尖瓣 正常 正常
主动脉瓣 正常 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图不正常T波
心脏CT扫描+三维重建
临床诊断:冠心病??(报告单上就有问号)
影像描述:双侧冠状动脉起源无异常,冠脉血供呈右优势型分布。
前降支近中段可,远段局部血管走行于心外膜下肌层内,长约25mm,厚约4.6mm,其形态显僵硬,其管腔相对狭窄。
回旋支纤细,有冠粗大,均未见明确斑块形成及明显管腔狭窄。
沿升主动脉、肺动脉圆锥及室间沟前方可见一异常血管,远段分布于左膈肌区域。
心尖部局部心肌密度减低。
影响诊断及建议
1、冠状动脉CTA检查未见明确硬化改变。
2、前降支远段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形成。
3、心尖局部心肌缺血可能,建议MR心肌灌注或核素心肌检查。
心肌酶检测结果正常。移动心电的检测结果和心电图的结果差不多。
肺动脉瓣 正常 正常
网站的5819医生推荐到精神医学科就诊。某网友给出的答案是:你很严重快去!大医院看啊!会死的啊!。。。。
我现在感到非常的忧虑,所以只好麻烦专家了,还希望专家救救我吧
建议你到省医院就诊。你不要着急也不是太严重主要先查明原因,不要自己吓自己。
考虑心脏神经症。所谓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状群。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更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脏神经症的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出现了一时性的功能紊乱。疑病心理也是发生心脏神经症的原因,病人常常对一时性的心前区不适感疑虑重重,并对此长期放心不下,担心患了某种“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旁人——尤其医务人员的不恰当的解释,更会促使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情,从而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对心脏的关心更为强烈。心脏神经症是全身神经症的一部分,因此其临床特征和其他神经症的临床特征大同小异,即病人具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失眠、多梦、头痛头晕、易激动、全身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求治心切等。不同的是,心脏神经症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方面。病人常感到心跳厉害、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多在劳累或兴奋之后发生,这是心脏神经症很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心脏神经症病人的心脏本身则无器质性的病变。在临床上,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病人中,大约有1/10是心脏神经症病人,故需引起注意。具体临床表现: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或感到心慌,可有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紧张`疲劳使之加重呼吸困难主观感觉呼吸不畅或空气不够,有时需深呼吸或叹息性呼吸来缓解症状心前区疼痛部位常不固定,可数秒或持续数小时不等,疼痛发作与劳力活动无关,且多在静息时发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疲乏无力四肢无力,体力活动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其他症状失眠`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晕`头痛心脏神经症的自我防治方法(1)要正确认识该病。病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疾病原因、性质及表现形式有一大概的认识,以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务人员时病人要关心和同情,但要恰如其分,否则会给病人造成“病情严重”,甚至于“死到临头”的错觉。恰如其分的坚定和理解态度,对消除病人疑病心理和稳定病情是十分重要的。(2)不要因为“心脏病”而卧床休息,如不伴有其他疾病,还是不休息为好。工作若不是强体力劳动,可以坚持正常的工作和劳动。对缺少体力活动的病人,还要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以便增强体质,改善大脑的神经功能,同时也可以调整支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功能。卧或坐的生活不利于精神和心脏生理变化的康复。(3)正确对待自己,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使之有规律。正确地去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婚姻等问题,提高抵御各种精神刺激的能力。只有这样,精神和躯体才能在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中,不致于过分疲劳、焦虑和紧张,心脏受益自然可想而知了。(4)适当使用抗焦虑药。病人有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可辅以抗焦虑药物,如心得安10~20mg,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口服,以调整病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必要时给予抗抑郁剂,如黛力新,以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