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的宝宝今天眼睛红肿并且流白色的眼屎,我用眼膏搽在他眼睛的周围与眼角.不知道方法是否可行,还有其他的方法治疗吗?急急!
眼睛有分泌物是一种眼睛轻度感染性疾病。一是可能由于分娩过程中接触阴道含有细菌的分泌物,接生操作者污染的手或者出徨后所接触的用品不清洁,引起孩子的结膜发炎,使得婴儿眼屎过多、黏稠。二是有的孩子鼻泪管被上皮细胞残渣堵塞或鼻泪管黏膜闭塞,使得泪液和泪道内的分泌物积留在泪囊而引起泪囊炎,这样的患儿在泪囊处有一囊性肿物,表面略发青,如果轻轻压迫眼睛内侧的泪囊部,可风到黏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肿物消失。护理这样做对于眼屎多,结膜充血的孩子,新手妈妈可以用脱脂棉蘸上温开水清洁婴儿的两眼,每天两次,由内眼角到处眼角,轻轻地揩拭,并且每只眼睛各用一块脱脂棉。就医提示:婴儿出生两天后,睡醒后如果眼睫毛黏在一起,或者内侧眼角有脓液,或鼻泪管堵塞或出现泪囊炎,要尽快去看医生。新生儿眼屎多影响视力。新生儿眼屎多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泪囊炎等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新生儿的视力发育。眼屎多是由于细菌入侵到泪囊,在泪囊中繁殖、化脓,脓性物填满整个泪囊,无法往下排泄,只有沿着泪囊、泪小管向上排到眼睛里。如果不及早治疗,有可能并发角膜炎,角膜可能由黑变白形成白斑,进而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医学专家提醒,宝宝出生后,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眼屎的多少,如果1周还有眼屎,应尽早去眼科医院治疗。同时,夏季高温酷暑,正是泪囊炎多发季节,导致新生儿眼屎多,年轻的父母应引起重视。婴儿眼屎多,“热气”在作怪。有很多2-6个月的婴幼儿,他们出生后即见眼屎增多,较严重的甚至出现分泌物将眼睫毛粘住,导致婴幼儿眼睑睁不开而哭闹不休。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常常认为婴儿母亲吃了“上火”的食物,通过哺乳引起婴幼儿“热气”,所以他们不断给患儿煲清热泻火的凉茶或中药如黄连水、夏枯草水等。结果事与愿违,眼的分泌物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伴有脓性分泌物。最后无可奈何,不得不上医院。多表现为,出生不久后家人发现她溢泪、眼屎多,认为是“热气”,给予清热泻火的凉茶饮用近两月余,结果眼部症状不但没好转,眼部分泌物反而比以往还多,分泌物增多粘连,患儿睁不开眼。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婴幼儿泪囊炎”。通过局部摘药、冲洗、探通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该患儿终于睁开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其父母内疚地说,如果能早来医院,孩子就不会受那么多苦。婴儿泪囊炎以先天性较常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出现溢泪,逐渐变为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回流。究其原因,多数由于鼻泪管在鼻腔的下端出口被堵塞所引起,有的是因管道发育不全而形成皱折、瓣膜或黏膜憩室。由于鼻泪管闭锁,分泌物潴留,常发展成慢性泪囊炎。你家宝宝所患的应是婴幼儿泪囊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上火”、“热气”之类。建议您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点眼按摩泪囊:用相应的抗生素眼药水控制感染,每日多次向下按摩泪囊区,促使自身管道发育、通畅。按摩泪囊区泪道不通者,则要考虑进行泪道冲洗。如果按摩及冲洗均未奏效,则采取泪道探通术,以穿破阻塞泪道的瓣膜。此法效果良好,但进行泪道探通要小心,动作轻柔,且不可造成假道或损伤泪道黏膜。泪道探通术最好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经采用上述的方法处理后,可还给婴儿一双明亮的眼睛,做父母的也无须再忧心忡忡了。眼屎多有以下原因:1、正常的孩子,2-3个月大时,早上醒来眼睛上可能有些眼屎,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眼睫毛容易向内生长,眼球受到摩擦刺激就产生了眼屎。一般1岁左右,睫毛自然会向外生长,眼屎便渐渐少了,所以用不着治疗,可以用温毛巾擦干净,也可以用棉签沾2%硼酸溶液,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干净。2、如果孩子一出生,眼睛上就有一层灰白色东西,可不是眼屎,这层灰白色的东西医学上称为“胎脂”,胎脂有保护皮肤和防止散热的作用,可以自行吸收,所以不能随便擦除。眼屎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体内有积热,即通常所说的“上火”。3、多数是因平时喜食鱼、虾、肉等热量高的食物,较少食用水果、蔬菜等引起,这时除了眼屎多外,还常伴有怕热、易出汗、大便干燥、舌苔厚等症状。治疗的最好办法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必要时服一些清热泻火、消食导滞的中药。4、如果孩子突然有很多眼屎,同时还伴有眼睛刺痒、发红,那就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得了“红眼病”。这种病除了局部用氯霉素眼药水和红霉素软膏外,还要强调个人卫生,提醒孩子不要用脏手擦揉眼睛,不与别人混用脸盆、毛巾等洗浴物品,以防引起交叉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