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速问医生 > 健康同问 >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办?
:病情描述:我2007年6月份发现的中耳炎,第二次发作是2009年4月,现在是第三次2010年9月,应该不严重,但检查说有穿孔,耳朵感觉有什么塞住,早上起来用棉签擦能挖出少许脓水,不多,听力应该还没什么大影响。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很怕去医院看啊,第一次冲洗耳朵和外用药水都还不会痛,但第二次洗耳朵好痛啊,还有医生开的可滴松的外用药水滴得真的很痛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好像说要想根治要做手办把孔修补起来,我想问下这种手术的成功率有多高啊,需要住院吗?要住几天啊。有中医治疗方法吗?有没有些食疗的方法啊,。
孙建华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这位朋友,根据您的描述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意见建议:建议您手术治疗,做手术把孔修补起来,是最理想的办法。一般都会一次治愈的。需要住院2周左右。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杜雨锡主治医师: 你好,结合你的描述,鼓膜穿孔修补手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耳炎,建议术前充分评估,并且在干耳半年后考虑手术,目前可以通过抗炎药物积极控制病情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意见建议: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查看详情>>
2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全部症状:发病时间及原因: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李姝娜副主任医师: 你老根据你所描述的这个情况的话,建议到当地公立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平时的话一定要增强个人的体质,合理安排饮食,休息时间。
查看详情>>
3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问题
:病情描述:女性:23岁,一年前在广州医院查出左耳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做了很多项检查,医生说里面已经长了肉芽,鼓膜穿孔什么的要动手术。后来是回了老家的医院治疗,又做了那个叫乳突CT扫描,医生说没有很严重,后来就开了些药,说等炎症好了之后再看情况做手术。完了再去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鼓膜又长回来了,说不用动手术了,开了些消炎药,让以后注意点就行了。吃完药之后,发现流脓什么现象都没有了,感觉挺好,也就以为没什么事了。可是最近发现右耳总是会不经意的就疼痛,有时左耳也会,可是又没有什么液体流出来。后来翻出之前在医院做的内窥镜检查,发现有这么一行:右耳鼓膜完整内陷,标志尚清晰。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右耳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还有当时检查出来左耳是有什么内芽的,这个还要不要做的手术啊???救解答,谢谢!!
黄维国医师: 你好!中耳炎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查看详情>>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我以前听力挺好的呀,这两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左侧耳朵里面总好像有脓水似的,也流不出,感觉里面像有东西堵住了,偶尔还会出现晕眩的,恶心的症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只有一侧耳朵有问题,好像有东西塞住,听力明显受阻。是不是中耳炎啊,一般中耳炎都有什么症状呢
陈世民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您的情况属于典型的中耳炎,根据症状不能确定有无穿孔指导意见:建议尽早到五官科检查,并进行局部上药治疗,效果较好,一定要忌口不要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喝水,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祝您健康。
查看详情>>
5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啊?
:我的工作单位由于是私营的,所以每天上班下班的累的不行,孩子就妻子一个人再管,好几天了就听妻子说孩子发烧,今天妻子说,儿子耳朵里面流脓了,结果去医院一看,医生说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知道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啊?
爱心医生: 你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
查看详情>>
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我一个朋友因为感冒长时间没有好转,结果引起了急性中耳炎,用药治疗了一段时间没见好,昨天又去检查的时候,医生让他多注意,要是成了慢性中耳炎就麻烦了,她想了解怎么才能预防慢性中耳炎。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预防慢性中耳炎?
爱心医生: 朋友,你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为单纯型中耳炎,为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者耳内进水引起。预防感冒和防止耳内进不清洁的水是预防的关键,治疗同可参照其它中耳炎专题。
查看详情>>
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全部症状:四年前发生过中耳炎,今年又发生,赶紧就医。吃药滴耳,15天后好转,流脓没有了,但是到现在我还在滴耳药,问题大吗,有什么危害吗,最近到出现耳鸣,是不是有点物极必反。要紧吗,有什么办法消除耳鸣。我急发病时间及原因:15天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想请医生回复。谢谢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您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彻底清除病灶,防治并发症;重建听力。 意见建议:为改善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但宜在中耳腔炎症消退、停止流脓2~3月、咽鼓管通畅者施行。对较小穿孔可在门诊行烧灼法。用50%三氯醋酸烧灼穿孔边缘,再贴一薄层覆盖物(如酚甘油薄棉片、硅胶膜等)起一桥梁作用,促使新生鼓膜上皮沿覆盖物生长愈合。有的需数次才能愈合。医生询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意见建议: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3%洁霉素液、1%黄连素液等,用于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液或粘脓.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意见建议: 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抗生素滴耳剂宜参照中耳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应慎用或尽量少用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关于 化脓性慢性中耳炎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