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速问医生 > 健康同问 > 胆囊炎胆囊结石怎么治疗

胆囊炎胆囊结石怎么治疗

1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该怎么治疗
:你好我今天检查做腹腔B超  说我是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请问我该如何治疗  手术的话是随时都可以吗 我的结石是15mm  胆囊切面形态是67X24mm   我都晕晕呼呼的了 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请问严重吗   我起先就是左肋骨下面痛才去检查的 我还以为是胃痛 帮帮我把第一次问题补充:(2008-3-12 18:03:19)你好  谢谢你  请问下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大概要多少钱啊  还有这个手术那里都可以做吗
白毅医师: 可以在发生疼痛的时候,采用以下临时措施:双手按在桌沿,身体倾斜向前,右腿向后蹬腿;原理是:胆结石随胆汁移动后,可能会卡在胆囊颈部,进而引发疼痛,采用这一措施后,胆结石可能掉下去,从而结束疼痛. 疼是急性胆囊炎症的表现,因此建议尽快进行控制胆囊炎症的治疗; 结石15mm已经比较大了,待炎症控制后应该尽快考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详细情况见附文1:“药物溶石”可信吗?) 胆囊属于消化系统重要的一环,患有胆结石可能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建议先治疗胆结石; 现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品;生活作息要规律,不宜过度劳累;多运动,切忌久坐不动;多饮水,一天饮水2500毫升左右; 目前治疗胆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分两种:1、切除胆囊手术;2、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取出结石,保住胆囊;2者的介绍如下: (一)、(开腹和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 胆囊切除术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目前在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己能熟练开展胆囊切除术,从而使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临床医师向患者解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没有影响”,为很多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吃了定心丸”. 然后,胆囊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统重要的一环.切除胆囊会对人体造成重创,引起长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胀腹泻,很多人切除胆囊后气色不好、体质差就是因长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详细情况见附文2:胆囊切除的危害;)因此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尽量保住胆囊; (2)、保胆取石手术——老式“保胆取石”术和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1、老式“保胆取石”术 是没有借助胆道镜这一先进设备,即“盲人”取石,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开胆囊取出结石,再把胆囊缝合.这种方法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并且术后没有采取其他防止复发的手段,所以这种手术方法复发率高,创伤大、恢复慢,早已淘汰. 2、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术前口服胆囊造影明确胆囊功能情况,在右肋缘下做一2cm左右的切口,在胆囊底部戳开约1cm小口,吸尽胆汁后纤维胆道镜经此切口进入胆囊观察胆囊粘膜,并利用胆道镜取净结石; 根据胆囊情况确定是否行胆囊管扩张,采用独创的“外壳整形”法,改变胆囊体位,改变胆汁引流,防止胆汁淤积造成结石复发;最后缝合胆囊切口及腹壁切口,手术完毕. 术后,采用悬磁仪局部理疗,通过脉动磁场防止带电荷的和含铁的胆泥沉积,防止胆汁遄流形成结石;并且根据病情,必要时术后服用降血脂,降胆固醇药物或熊去氧胆酸等改变胆汁成分的药物,防止胆结石形成. 附文1:“药物溶石”可信吗? 绝大多数药物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缓解胆结石的各种症状比如疼痛、炎症、消化不良等,全世界公认的唯一能够溶石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该药物只能用于溶解0.3cm以下结石,它的主要弊端是: 1、对溶解超过0.5cm以上的结石效果差,起效慢,疗程很长,费用贵; 2、长期服用该药物有较强副作用:对肝脏有严重的损害; 3、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汁成份的变异,表现为胆汁酸盐含量相对过少而胆固醇及胆红素等成份过多,胆汁酸盐不足以溶解过多的胆固醇及胆红素,日久以后,胆固醇及胆红素逐渐析出并凝聚结石石,而该药物无法解决这个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 目前,很多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很多是自封的“研究所”),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打着“药物(中药)溶石”的旗号,其实纯属骗钱.他们的药物甚至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如何保证安全?更别说“溶石”了. 因此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即使买药,也应该到正规医院让医生开,而不应随意相信那些广告,擅自买药服药;切记,你所服用的药物会对你的肝脏、肾脏等身体器官造成炎症严重害,只是这些损害你一时不容易看到. 附文2:胆囊切除的危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对人体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良影响:   1、造成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肝细胞每天分泌约800~1200ml胆汁,其中水分占97%.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因胆囊粘膜有很强的选择性吸收胆汁中的水和电解质功能,胆汁中90%的水分被胆囊吸收后,能使胆汁浓缩约30倍并储存于胆囊.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经和胆囊收缩素的调节下,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进入十2指肠腔内参加消化.如果胆囊被切除,此时肝胆汁由肝内排出无处可存,不管人体是否需要,只好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当进食美味家肴时,需大量胆汁帮助消化,但此时体内无“富余胆汁”相助,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结果一是诱发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等,2是造成身体遭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胆囊切除患者日后大多消瘦、面黄,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这一过程与胃十2指肠的分泌及蠕动是有规律地同步进行的.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2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曾有人对胆囊切除6个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检查,发现其中胆汁酸含量明显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显下降,胃壁细胞受损.胃镜下呈弥漫性炎性改变.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超过50切除胆囊病例组明显高于未切除胆囊组.所以虽然切除胆囊后去除了胆结石,却很可能因此“招来”胆总管结石,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前,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明显减小,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   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度远高于胆结石.   4、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胆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   1)欧洲学者临床调研后得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切除者高45倍.   2)有人对7000例结肠癌病例作回顾分析后发现,6千例有胆囊切除史,并发现胆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胆囊患者的大肠瘤和癌的比明显增加,由21.8%增加到38.5%另有人随访胆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发现,女性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约70%其中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高2倍.   为什么胆囊切除后结肠癌发病率会升高?   这可以用次级胆酸论来解释.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次级胆酸能使结肠粘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强,容易引起结肠癌变.又因近端结肠内的次级胆酸浓度较高且右半结肠对次级胆酸的吸收大于左半结肠,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其病理生理改变的原因主要是:   1)次级胆酸的由来:肝胆管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变为次级胆酸.   2)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不能控制胆汁的排泄和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因而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的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产生大量次级胆酸,无疑增加了结肠癌变的危险性.   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一种现象和疑惑,即患结肠癌的病例中,发现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Moehead对100例60岁以上的切胆与100例不切胆病例分析,发现患结肠癌者分别为12:3,十分惊讶.然而,在胆囊功能正常时胆汁只发生在进食时排入肠道,空腹时肠道内并无较多的胆汁常在,显然初级胆酸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很少,因而产生次级胆酸的量很少,加之正常胆囊的存在,胆汁中存有大量的Ig,保护肠道粘膜不受外来抗原和次级胆酸的侵害,当然就减低了结肠癌变的可能性.故北欧的研究结肠癌的医生大声疾呼不要随便切除胆囊的忠告是极为有道理了.   5、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   目前己证实石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石胆酸经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和结肠以后,会造成慢性肝损害和结肠损害,而结肠损害很可能是结肠癌的一个原因.   6、导致胆管损伤   众所周知,在胆囊切除的手术过程中,由于Calot氏3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再所难免,总有一定的概率(胆管损伤:0.18~2.3%);且有一定的死亡率(0.17%).其中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血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引起.黄晓强统计2566例CBD损伤病例中,1933例为胆囊切除引起,占狭窄病例的75%.胆管损伤的并发症是胆道外科的非常疑难的课题,与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相比,内镜保胆取石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这一点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加之,考虑到胆囊切除带来的生理缺陷和免役功能的影响,草率选择胆囊切除之举,就应该慎重考虑了.   7、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这一名词乃是一个模糊概念;随着现代影象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经排除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管损伤等诊断,而只有胆道术后发生的Oddi`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方能称得上“术后综合症”,而这一征候的治疗临床上甚感困难.   研究表明:胆囊在胆系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胆囊可容纳30-60cc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不能调节胆系压力,即可导致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 以上所述切除胆囊所造成的这些后果,医生事前不可能细讲,在手术同意书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来表示,在出现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时,医生多是用病情复杂,不可抗拒来解释,很难评为医疗事故. 当你咨询了一些医生,他们都说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影响,这是没有轮到他自己,在问到是否可以保胆,他们千篇一律的说,保胆后会复发,其实他们说的是旧的保胆手术,而新的保胆手术已经不是他们以前那种“一取了之”、被动等待复发的旧办法,由于采用了许多防止复发的措施,使术后5—10年的复发率从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而且远不会发生胆囊切除那些可怕的后果,如免疫功能低下及胆囊切除后大肠癌和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升高,至死至伤等. 附文3:腹腔镜切除胆囊的问题 现在很多医院在宣传胆囊切除术时总会不忘带上“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胆囊”.严格的讲,所谓“微创”主要是指对器官功能损伤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体现微创含义标准.如果胆囊器官被切掉了,胆囊功能被丧失了,即便是采用所谓的“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切口再小,“恢复快”,也不能算是微创,应该是重创了. 实际上,腹腔镜只改进了器械,没有改变胆囊切除的基本程序和所引起的后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比开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开腹手术百年,在3维直视手指触摸下都有0.5%左右的胆道损伤率和死亡率,腹腔镜没有改变(分离、结扎和切断胆囊管)造成医原性损伤的基本步骤,怎能改变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病率呢?更不能与保胆手术相比了.把腹腔镜的好处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领市场的宣传,其实,用腹腔镜切除有功能的胆囊,是以牺牲机体内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切口美容的手术.即便是采用所谓的“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切口再小,“恢复快”,也不能算是微创,应该是重创了. 附文4:“保胆取石”后胆结石复发率高? 当你咨询了一些医生,他们都说切除胆囊对人没有影响,这是没有轮到他自己,在问到是否可以保胆,他们千篇一律的说,保胆后会复发,最后还是要切除胆囊,因此“保胆取石”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我们已经揭开了老式“保胆取石”术容易复发的秘密: 1),“盲人取石”,没有借助纤维胆道镜这一先进可视设备,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被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造成胆结石遗漏在胆囊中; 2),“一取了之”,就是术后没有采取防止复发的保健措施,被动等待结石复发. 揭开了老式“保胆取石”术容易复发的原因后,我们在新式“保胆取石”术采取有效措施: 1),采用纤维弹道镜这一可视设备,可以看得见胆囊内的所有情况,因此可以把所有的结石都取干净,没有残留结石; 2),在手术中采用独创的“外壳整形”方法,改变胆囊体位,改变胆汁引流.因为胆结石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胆汁的淤积造成的,因此改变胆汁引流后,会极大地降低胆结石形成的机会; 3),手术后,采用悬磁仪局部理疗,通过脉动磁场防止带电荷的和含铁的胆泥沉积,防止胆汁遄流形成结石;并且根据病情,必要时术后服用降血脂,降胆固醇药物或熊去氧胆酸等改变胆汁成分的药物,防止胆结石形成. 由于新式“保胆取石”手术采用了上述这些措施,术后5—10年的复发率从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甚至更低.因此,复发率高这一问题已被我们圆满攻克,“保胆取石”术就成了现实可行的方法. 要想保胆,就要趁胆囊功好的时侯治疗.要了解更多保胆手术的详细情况可通过百度搜索“保胆取石”.
查看详情>>
2胆囊炎及胆结石如何治疗和平时的注意事项
:主要症状:右腹部有辣豪感觉难受并波及到后背发病时间:7,8年化验检查结果:胆结石及胆囊炎(0.7)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暂时用消石利胆胶囊想要得到的帮助:如何治疗及注意事项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右上腹不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胆结石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由于对结石形成和存在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常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结石,这些部位的结石常与胆道感染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意见建议: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重要的是通过临床诊断和物理检查充分了解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确定胆石存在的部位,大小及数量,而后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胆石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胆囊,取出结石,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溶石等疗法,两种疗法各有利弊.生活护理:不吃或少吃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妊娠期妇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内进入寄生虫如蛔虫等. 3.多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进入40岁后的女性,在减少脂肪摄入的同时应促进脂肪的分解. 4.有胆囊炎,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防止诱发胆结石. 5.按时进餐,避免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 6.每年定期体检,包括肝胆B超检查. 7.病人康复期饮食要做到“五要”“五忌
李树金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意见建议:手术治疗 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由于有同时存在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可能,因此有下列指征时应在术中探查胆总管.绝对探查指征:①胆总管内扪及结石;②手术时有胆管炎和黄疸表现.③术中胆管造影显示有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2mm,但有少见病人胆管有扩张而无结石存在.此点在胆总管探查时的阳性率仅35%左右.此外,还有一些相对探查指征:①过去有黄疸病史;②胆囊内为小结石;③胆囊呈慢性萎缩性改变;④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史. 生活护理:个人建议手术治疗,祝你健康.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是指胆囊有结石伴有胆囊壁慢性炎症改变.多因结石长期刺激胆囊粘膜发生炎症所致,部分病例系急性胆囊炎后遗而来.胆囊结石可反复阻塞胆囊管或反复刺激胆囊壁而造成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久而久之转变为慢性胆囊炎.意见建议:如果胆结石在1cm以内可以服药治疗,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大于1cm,建议外科碎石治疗.生活护理: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
查看详情>>
3胆结石及胆囊炎要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医生,您好,我25岁,前两天突然腹部疼痛,到医院做了B超,检查出患有胆囊炎及胆结石,但是石头都不大,该怎么预防和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没有实惠点的方法,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呢?可以给我些建议吗?谢谢您!
爱心医生: 你可先考虑溶石疗法,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注意多喝水,照B超看大小和位置来定治疗方法。除溶石法外还有超声波、微创手术。请临床医生检查后,才能定。
高前进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建议服药治疗。指导意见:建议你服用金胆片和利胆排石片治疗,注意不吃辛辣油腻食物。医生询问:
刘斌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胆囊炎及胆结石是很难通过药物排泄出来的,反复结石刺激会引起胆囊反复发炎的指导意见:你说的情况现在可以通过手术取出结石,或者切除胆囊为好就可以了的。以后饮食要避免高脂肪的食物医生询问:
查看详情>>
4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你好?我患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厚约0.3cm,内壁毛糙欠光滑,腔内可见大小约1.2cm*0.6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移动实验影《+》,胆汁透声良好,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请问医生怎么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吃药了,但是没有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怎么治疗?
陈奎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您的情况还是因为胆石症导致这种伴有炎症,像这种保守是很差指导意见:这种来说建议微创腹腔镜手术为好的。毕竟这种保守是很差的,对于这种来说建议手术是很好的{[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4-02-02 17:20:24你好?我患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厚约0.3cm,内壁毛糙欠光滑,腔内可见大小约1.2cm*0.6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移动实验影《+》,胆汁透声良好,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请问医生怎么治疗? 回复人的回复 2014-02-02 17:45:45有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建议手术切除
查看详情>>
5慢性胆结石加胆囊炎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女患者,59岁,间歇性疼痛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要开刀吗
赵渊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您是患有胆囊炎和胆结石,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这种治疗效果比较好,现在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必过于担心,指导意见:您好,建议您到医院的外科就诊,遵医嘱手术治疗,这是一种比较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邹洁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可以这么说,胆囊炎到了最终的治疗都是采用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导意见:因为胆囊结石是不可能用药物来排除的,另外胆囊结石还比较容易复发,因此在临床中就采用胆囊切除了。
杨兴猛医师: 病情分析:你可先考虑溶石疗法,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指导意见:注意多喝水,照B超看大小和位置来定治疗方法。除溶石法外还有超声波、微创手术。请临床医生检查后,才能定。
查看详情>>
6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胆囊炎、胆结石,望治愈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一个星期 目前一般情况:上腹微痛 病史:以前没有,第一次发作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现在在吃胆宁片 辅助检查:b超
李咏霞副主任护师: 你好,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如果反复的发作,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频繁疼痛可以选择药物比如头孢克肟,另外就是消炎利胆片治疗,饮食尽量不要油腻高脂肪为宜。
栗向东副主任医师: 您好:结石不大的话可服用药物进行排石,引起症状严重的话可进行胆囊切除。 患了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在饮食方面也要科学安排,应做到“七要”与“五忌”。 七要:一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番茄、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二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三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四要多吃些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松驰胆道后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茶慢慢喝)。五要吃早餐,不可空腹的时间太长。六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七要减肥。 五忌:一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二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肪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三忌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会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缴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易诱发胆绞痛。
查看详情>>
7得了胆结石与慢性胆囊炎怎么办
:我本身就比较肥胖,加上我在饮食上面没有节制,所以我一直减不下肥来,半年前开始我时不时的感觉胃里面不舒服,因为是胃病,没有多在意,平时抗抗就熬过去了,进到前几天我无法进食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胆结石,还伴有慢性胆囊炎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得了胆结石与慢性胆囊炎怎么办呢?
李方方主治医师: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是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目前应首选内科治疗。给予解痉镇痛。以及抗菌治疗。消除炎症,减轻疼痛。日常要注意低脂饮食。不要劳累。尽量减少反复发病的机率。如果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疼痛。要考虑外科治疗。可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关于 胆囊炎胆囊结石怎么治疗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