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什么
- 1川崎病是什么
- 问:岁全部我的女儿今年3岁,今天被查出是川崎病,近一个多月他无发烧的症状,患过一两次小感冒,最近,从指尖开始蜕皮,今天做完彩超后,左冠状动脉2.5,与环部比值为0.18,右冠状动脉1.8,与环部比值为0.13,血小板321,请问这样就能确症是川崎病吗?症状:发病时间及原因: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请问这样就能确症是川崎病吗
- 答:
- 杜雨锡主治医师: 【临床症状】 川崎病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其它症状往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恢复期指甲可见横沟纺。 长短不一。病程的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一般病程为1~11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即陆续出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进入第二期为亚急性期,一般为病程11~21天,多数体温下降,症状缓解,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大多数病人在第4周进入第三期即恢复期,一般为病程21~60天,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病因学 好发于6~18个月婴儿。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男孩较多,男:女为1.3~1.5∶1。无明显季节性,或谓夏季较多。 病因尚未明确。该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该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治疗措施】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日本医生倾向于用小剂量,其依据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剂量者认为急性患者对阿司匹林吸收减低和清除增加,用大剂量才能达到抗炎效果。服用14天,热退后减至每日3~5mg/kg,一次顿服,丰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恢复期及随后治疗 1.抗凝治疗恢复期病例用阿司匹林每日3~5mg/kg,1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无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在发病后6~8周停药。此后6个月、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对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有小的单发冠状动脉瘤病人,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5mg/kg·d,直到动脉瘤消退。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每日3~6mg/kg,分2~3次服。每年心脏情况。如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用口服法华令抗凝剂。这些病人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运动。每3~6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性,应作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患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并考虑外科治疗。 2.溶栓治疗对心有梗塞及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给药,促使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20000u/kg,继之以每小时3000~4000u/kg输入。冠状动脉给药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1000u/kg。也可用链激酶,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链激酶10000u/kg,半小时后可再用1次。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 3.冠状动脉成形术应用气囊导管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进行扩张,已获成功。 4.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适应证为:①左主干高度闭塞;②多枝高度闭塞;③左前降支近高度闭塞。对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内科治疗无效,可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日本报道接受冠状动脉分流术的62例川崎病患者,其中7例同时做二尖瓣手术。术前70%病人有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其他症状。术后4年存活率87%,10年存活率45%,大多数死于后期心肌梗塞或猝死。 发生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应予相应治疗。
- 吕泰山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意见建议: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 提问人的追问 2010-7-8 2:00:36我的女儿今年3岁,今天被查出是川崎病,近一个多月他无发烧的症状,患过一两次小感冒,最近,从指尖开始蜕皮,今天做完彩超后,左冠状动脉2.5,与环部比值为0.18,右冠状动脉1.8,与环部比值为0.13,血小板321,请问这样就能确诊是川崎病吗?
查看详情>>
- 2小儿川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问:我儿子前两天持续发高烧,最高的时候烧到了接近39度,去医院打了消炎针,烧还是没有退,昨天又发现我儿子脖子上左侧淋巴结肿大,用手按有明显的压痛感,今天眼睛出现红血丝,还在继续发烧中,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小儿川崎病。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小儿川崎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答:
- 王沁主治医师: 你好,小儿川崎病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请问会时长达到39度以上发病大多数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本病病因未明、但发病呈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但尚未证实指导意见:小孩的情况与川崎病的表现有点相似,但需要经过检查才能明确,建议你快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此病典型表现,是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指导意见:你好,由于引起川崎病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可能与多种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感染所致免疫异常有关。
查看详情>>
- 3什么是川崎病?严重吗?
- 问:病情描述:9月号发热38度-40度,有红色点点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此种病严重吗?谢谢
- 答:
- 王廷副主任医师: 川崎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胀、指(趾)端膜样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凡是有上述六种症状的,就可以诊断为川崎病。也有患儿只有上述症状的一部分,被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急性期考虑住院治疗
- 李晓惠护师: 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在中医看来本病多是存在血瘀,也就是气血不活,可考虑用些活血化瘀的中药。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
查看详情>>
- 4得过川崎病的孩子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 问:病情描述:您好我想问问得过川崎病的孩子平时应该注意什么,能剧烈运动吗,我儿子2009年得的川崎,今年学校组织越野孩子要参加,需起早集训很长时间,能行吗?请教了。谢谢曾经的治疗情况:打的丙球蛋白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告诉我注意什么及可不可以。
- 答:
- 朱国伟副主任医师: 你好,你的孩子曾经得过川崎病,如果是09年的,今年是17年,就已经八年了。当时,如果没有侵犯到心脏心血管方面,孩子就可以参加运动了,如果心脏受到了影响,还是要注意一下最好。
- 宋明勇副主任医师: 这种情况考虑川崎病引起的症状,建议正规公立医院儿科就诊明确诊断,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一些,会逐渐好转的。
- 段丽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指导意见:您好,得过这种病的孩子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这一点与婴儿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相比,差异很大,但15~30%的川崎病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瘤,由于冠状动脉瘤,血栓闭塞或心肌炎而死亡者占全部病例的1~2%,甚至在恢复期中也可猝死,后遗缺血性心脏病为数甚少,约2%左右出现再发。
建议,您孩子的情况在复查的时候最好问孩子的主治大夫,因为各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饮食清淡、少油少盐,作息规律这些肯定是要注意的。
查看详情>>
- 5请问什么是川崎病
- 问:性别:女年龄:4全部症状:什么是川崎病严重吗能治疗吗发病时间及原因: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这是什么来的
- 答: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 可以治疗的 要打免疫球蛋白啊意见建议: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如下:1.持续发热多于5天2.结膜充血3.口唇鲜红,皲裂,杨梅舌(舌头颜色像杨梅一样红,而且起红刺)4.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恢复期指趾脱皮5.多形性红斑样皮疹6.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5项(需包括发热)可以确诊
- 陈德龙主治医师: 您好,川崎病症(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 靳宗新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该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意见建议:病因尚未明确。该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该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应该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进行治疗,祝患者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 6川崎病,是什么病呢?又是因什么而起?
- 问:川崎病,是什么病呢?又是因什么而起?川崎病,是什么病呢?又是因什么而起?
- 答:
- 薛刚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指导意见: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川崎病的预后大多良好,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这也是早期此病极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少数可产生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
查看详情>>
- 7有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川崎病
- 问:我朋友的女儿得了这个病,总是发高烧,要用抗生素,我想了解一下第一次问题补充:谢谢你,yiyi-heliang。回答非常清楚,但请问如得了这个病,平时需要注意点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或减少这个病症的发作
- 答:
- 范振利主治医师: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以全身性过敏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属于中医学“温病”,“疫疹”、“温毒”、“阳毒发斑”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感受沮热时邪侵犯营血所致.小儿体弱,或感受外界时令不正之气,致温热邪毒侵袭人体,发为外感风热表证,由表及里,化热化火,气营两燔,故高热神炳,肌肤黏膜痧疹潮虹,热毒炼液成痰,凝阻经脉则颈部淋巴结肿大,热毒流注经脉则关节肿痛,手足硬肿脱皮,邪火上炎则两目红赤,邪热久羁,阴津耗损,故阴虚热恋,热退后,气阴两伤,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脉,血虚则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多种变证.主要病机为热入营分,阻滞血脉,耗伤阴津,导致气阴两伤.其病位主要在心、脾二经.
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多种抗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药物等)刺激机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本病在病理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血管炎性变。初为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继而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及血管瘤、瘢痕形成。其他尚有心包炎、心肌炎、脑炎、肝炎和肾炎等改变。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目前尚无特异疗法,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热量,饮食清淡易消化,加强护理.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热郁表
病发急骤,持续高热,不恶寒,或微恶风,口渴喜饮,无汗,咳嗽,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面部、躯干部初见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透邪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2克,薄荷7克,牛蒡子、玄参、青黛、芦根各12克,生甘草7克。手足掌潮红者,加生地、黄芩;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加川贝母、羊乳根,热势较高者,加生石膏。
2.热毒炽盛
壮热不退,昼轻夜重,烦躁不宁,或嗜睡,肌肤斑疹,咽红目赤,唇干赤裂(口腔黏膜充血,双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关节肿痛,手足硬肿脱皮,舌红绛,状如杨梅,苔薄,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护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黄、丹皮、玄参、知母、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各6~12克,生石膏12—16克,淡竹叶7克.仍有表证者,加重金银花、连翘的用量,阴液已耗,加鲜石斛、麦冬、天花粉等,兼有腑实证者,用生大黄通下.此外,此阶段还可选用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等。
3.阴虚邪恋
低热留恋,咽干口燥,唇焦干裂,指趾端脱皮,或潮戏脱屑,纳食不香,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涤余热,养阴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生石膏12克,淡竹叶7克,炒栀子、北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鲜芦根各12克,生甘草7克;或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阴两伤
身热已退,倦怠乏力,动则易汗,口渴喜饮,或心悸舌红少津,苔薄白,脉细弱或不整。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太子参(或党参)、五味子、麦冬、生黄芪、炒白术、生山药、石斛、生稻芽各6-12克。纳呆者,加山楂肉,口腔溃疡者,用锡类散吹口或涂拭。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抗凝血、抗炎药物治疗。诊断明确后尽早治疗,大剂量丁球蛋白静脉注射应在病程7天内应用。皮质激素虽也有抗炎作用,但因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并可促进握血,故原则上不用。确诊后原则上不用抗生素。
(1)急性期:①阿司匹林:口服每日30~50毫克/千克体重,热退后每日lo~30毫克/千克体重,持续用药达3个月。②丁球蛋白静脉注射,每日200毫克/千克体重,在1~2小时内注入,连续注射5天。③潘生丁;口服每日5—6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服。
(2)急性期后: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可停用阿司匹林,异常者可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减量至每日10毫克/千克体重。
(3)心肌梗塞发作时:常用尿激酶,静脉漓注剂量为每日2万单位/千克体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溶栓剂量为每次5000单位/千克体重。
预防与护理
(1)高营养易消化饮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2)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化学药品的应用。
(3)绝对休息,注意降温,因服用阿司匹林较多,要注意补充水分。
(4)限制活动,防止并发症。
(5)注意大剂量阿匹林的副作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