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共济失调
- 1确诊得了遗传共济失调,请问这病有什么预防方法,目前
- 问:医生们:好!遗传共济失调,这病会不会影响人的寿命呢?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体育锻炼有作用吗?用中医看疗效是不是更好点。我现在还是轻微的,要怎么预防呢?请医生给帮助!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8-1 22:14:28)走路就是平时有的东倒西歪,喝水有时会呛,不是经常性,说话现在有点口吃.不过这听家人说这是舌头的原因,早在十几岁就有点口吃.身体有时会自然发抖,自己明明知道但是不倒控制啊,如果这经常在锻炼的话,是不是能继续保持下去呢?第二次问题补充:(2007-8-1 22:15:06)第三次问题补充:(2007-8-4 10:00:17)医生们:好.确诊是遗传共济失调后,做了脑磁共振,发现有点小脑萎缩,请问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脑萎缩啊
- 答:
- 秦卓红主任医师: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轻症病人给予支持疗法,进行功能锻炼。
- 爱心医生: 对寿命影响不大,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不过于劳累,可用中药龟龙脑康治疗,恢复脑神经细胞,喝水呛吗?走路是不是平衡差?说话不清楚?
有需要可直接联系咨询。
查看详情>>
- 2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治疗
- 问:请问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治疗有什么方法吗?
- 答:
- 李学清主任医师: (1)左旋多巴可缓解强直等锥体外系症状毒扁豆碱或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巴氯芬(氯苯胺丁酸)可减轻痉挛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伴肌阵挛首选氯硝西泮;三磷腺苷(ATP)辅酶A肌苷和维生素B族等神经营养药可以试用 (2)手术治疗:可行视丘毁损术 (3)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及辅助行走器械可能有所裨益 (二)预后 1.心肌病变为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较常见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现症状5年内不能独立行走10~20年内卧床不起有症状平均患病期约25年平均死亡年龄约35岁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常死于并发症
- 张绿如主治医师: 您好,遗传性共济失调是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共济运动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进展缓慢,有家族遗传史. 治疗上无有效治疗方法. 1.痉挛性截瘫者以安坦2mg 3次/d,减低肌张力,营养神经药物胞二磷胆碱 250mg 1次/d,辅酶Q10 10mg肌注 1次/d. 2.OPCA,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试用生物制剂:脑活素,脑多肽,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或经手术将胎脑植入小脑,部分患者有效. 3.部分小脑萎缩者可行颅外血管搭桥术,改善小脑循环,增加血供. 4.低频电刺激,环跳,曲池,夹脊穴 1次/1-2d,12-15次为一疗程,或头皮电针取穴平衡区及位听区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 5.椎管内小量维生素B12 或紫外线照射自身血回输治疗亦可试用.
- 爱心医生: 其实无有效治疗方法. 1.痉挛性截瘫者以安坦2mg 3次/d,减低肌张力,营养神经药物胞二磷胆碱 250mg 1次/d,辅酶Q10 10mg肌注 1次/d. 2.OPCA,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试用生物制剂:脑活素,脑多肽,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或经手术将胎脑植入小脑,部分患者有效. 3.部分小脑萎缩者可行颅外血管搭桥术,改善小脑循环,增加血供. 4.低频电刺激,环跳,曲池,夹脊穴 1次/1-2d,12-15次为一疗程,或头皮电针取穴平衡区及位听区部分病人可减轻症状. 5.椎管内小量维生素B12 或紫外线照射自身血回输治疗亦可试用.
查看详情>>
- 3遗传性共济失调能预防吗
- 问:本人有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小孩可能也到一定的年龄会出现类似的现象,我好怕,请问有预防的可能吗?
- 答:
- 武秀利主治医师: 你好,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内科)概述本病是所有报道的共济失调中最多的一种。发病机理未明,病变主要累及小脑,但脊髓及颅神经也可部分受累。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1.多在30-60岁起病,少数在少年期或70岁时发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常以共济失调步态为首发症状,行走不稳,易跌倒。此后可逐渐出现双上肢共济失调;2.部分病例可有吞咽困难、失音、言语障碍、情绪不稳、智慧衰退等,也可有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3.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减退,可有病理反射阳性。4.无弓形足及心脏异常。诊断依据1.发病年龄较迟,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2.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步态为醉酒样。3.无心脏异常及弓形足,骨骼X线照片常正常。4.排除其他类型的共济失调,排除脑瘫和运动神经元疾病及癌性小脑共济失调。专家提示本病是一遗传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有本病家族史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病程中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废,本病发展缓慢,早期常不危及生命。目前神经细胞重生疗法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
查看详情>>
- 4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问:我儿子今年两岁,但是我感觉他跟别的孩子比有些运动不是很协调,好些活动一般两岁的孩子能做的他却不能做,医生说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我想知道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希望得到的帮助: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答:
- 爱心医生: 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共济失调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种疾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科疾病,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神经细胞受损,脑组织部位的神经传导发生阻碍,无法完成正常的神经支配功能,这就是共济失调的根源所在。
- 马玉强主治医师: 共济失调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种疾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科疾病,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神经细胞受损,脑组织部位的神经传导发生阻碍,无法完成正常的神经支配功能,这就是共济失调的根源所在。但是单纯靠药物维持是难以改善共济失调现状,要想取得最佳的疗效必须要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脑神经细胞,使脑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正常水平,这样患者才能彻底的摆脱共济失调疾病折磨。
共济失调的传统治疗之所以久治不愈,甚至病情愈加严重,主要有两大原因而引起:一是药物无法穿透大脑“血脑屏障”,无法直接修复受损的脑神经细胞;二是认为脑神经细胞受损后不可再生,所以治疗该病的关键是解决这两个难题。
- 白云冲主治医师: 脊髓的前角细胞接受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下底核、小脑、前庭迷路系统,深感觉等上行下行传导束的调节与控制,使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来恰当地完成随意运动,保持平衡,若上述部位发生病变,导致协调作用障碍,称为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主要反映小脑半球及其与对侧额叶皮质间联系的损害,但在其他部位的病变中也可能产生,如急性迷路水肿产生前庭性共济失调,同时伴发眩晕。深感觉障碍则产生感觉性的共济失调。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可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
因发音器官唇、舌、喉等导致的发音肌共济失调患者常表现为: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顿挫或爆发式,常出现吟诗样或暴发性语言。
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缩时,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缩,可能打击自己的胸前(回弹现象)。
查看详情>>
- 5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问:我爷爷患有共济失调都好多年了,最近我爸又感觉平衡出现问题,现在走路不能保持平衡,摇摇晃晃,出现构音障碍,说话需要慢才能说清,到医院去看了,说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我听担心的,请问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希望得到的帮助: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 答:
- 邢葱葱主治医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疾病困扰着大家,共济失调也是其中一种。专家介绍,良好饮食习惯对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是很重要的,科学的饮食可以让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使身体能够保持免疫力,帮助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
意见建议:
1、饮食要低盐、低糖、低脂肪,小脑萎缩的饮食还要营养要均衡,不要暴饮暴食。
2、各种蔬菜水果轮换着吃,以吸收不同的营养成分。多食鱼类与海产,适量肉类与豆制品。不吃油炸、油酥、辛辣、腌渍、罐头汤、奶油、番茄浆、腊肉、热狗、蛋糕、洋芋篇。咖啡、烟、酒、茶也要少用。
3、共济失调的饮食不要太讲究,是自然食物形态。不要过度加工,食物添加济越少越好。
4、膳食中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核桃、鱼油、红花油,月见草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多,在膳食中可适量增加。
- 王强主治医师: 如果是患有共济失调的疾病,需要采取药物调理,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需要吃清淡饮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增加优质蛋白食物。
- 爱心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疾病困扰着大家,共济失调也是其中一种。专家介绍,不同时期的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病情,护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生活中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饮食要做到科学、合理,才能对病情有帮助。
意见建议:
1、鱼类。鱼肉脂肪中含有ω-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2、全麦制品和糙米。糙米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对于提高脑瘫患者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3、鸡蛋。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等,对脑瘫患者的大脑发育有益。
查看详情>>
- 6遗传性共济失调可以中医治疗吗
- 问: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1.发病走不稳,是1996年,慢慢发展,200年开始服一些父亲叫服的中草药和中成药。但是,2006年还是开始要扶着东西才能走,2009年开始服北京藏医院的‘脑康’8个月后,以后,又服了,中国老教授协会北京国都医院的药买服5个月也没有治疗好,又开始服郑州吕付立治疗小脑萎缩的普通药物7个月,效果不是理想,扶着墙移动走没有改善,头晕。说话不清楚,手不能写作等等都没有改善,一直在合肥没有就诊医院, 现在在网上才看到杨文明的安徽中医院也可以治疗遗传性小脑萎缩(遗传性共济失调)认为这就方便了就诊,我只要杨大夫治疗好我的头晕,让我可以不痛苦的生存几年等到合肥也可以‘干细胞移植’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时候
- 答:
- 卿苏梅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遗传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指导意见:可以试试干细胞移植,加强功能锻炼,用中药、针灸治疗,先天不足后天补,能够防止病情加重。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医生询问:
查看详情>>
- 7遗传性性小脑共济失调能不能治疗得病8年走
- 问:病情描述:遗传性性小脑共济失调能不能治疗得病8年走路不稳好像喝醉酒一样男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今年5月在北京海军医院做过干细胞一直手术没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看你们医院能不能治疗?
- 答:
- 代保强副主任医师: 您好,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联合康复锻炼,病程长治疗效果不佳。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共济失调中最多的一种。发病机理未明,病变主要累及小脑,但脊髓及颅神经也可部分受累。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步态为醉酒样。指导意见:用药框限内的药物只能缓解或减轻症状,有条件时可选用神经生长因子或细胞生长肽肌注及营养药物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对症及支持疗法,针灸及康复治疗。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遗传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有本病家族史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