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手足口
- 1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 问:我家宝宝今天被证明是手足口病,口腔上颚有溃疡,手心脚心都有红点,早上有点低烧,我给吃了退烧药,下午就不发烧了.大夫说是手足口病,明天化验血,我应该给他吃什么药物吗
- 答:
- 孙志伟主治医师: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手足口病,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如果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则可采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 王秀妍主治医师: 你好,手足口病的话可以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腔里面喷利巴韦林喷剂或者开喉剑喷雾剂都可以的。尽量不吃海鲜类食物,适当多喝水,注意体温。如果体温38°以上可以口服布洛芬退热。
- 爱心医生: 你好,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最多可达到21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鉴别 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在大规模流行时,诊断不困难.但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发生于畜牧区,成人牧民多见,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2)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3)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 预防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查看详情>>
- 2手足口病如何快速治疗
- 问:病情描述:宝宝一岁 今天检查说是得了手足口病 上午挂了4瓶点滴 现在有发烧了 这样算正常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除了挂点滴 还可以用些什么药物或方法来治疗手足口病
- 答:
- 柳彤医师: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并伴有发热。如果不出现合并症,一般7-10天左右就会好的。
指导意见:本病一般是抗病毒对症治疗,可以给他吃点抗病毒的药物和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利巴韦林和浦地蓝,口腔用西瓜霜或双料喉风散等,手脚的疱疹用炉甘石洗剂涂抹阿昔洛韦膏,如果发烧超过38.5度你可以给他吃点退热药美林,低于此度数采用物理降温就可以了,其间要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查看详情>>
- 3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 问:周全部症状:输液还用吃药吗/不发烧怎么治疗/不吃饭发病时间及原因:3天被传染治疗情况:正在治疗3天想要得到的帮助:怎样才能治疗好治吗
- 答:
- 王凤东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 考虑孩子手足口病就是病毒感染的治疗意见建议: 输液用抗生素 也可以吃点抗病毒口服液及利巴韦林 观察看看 注意饮食多喝水清淡饮食观察看看少吃甜食凉食及膨化食品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意见建议: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病毒引起您可以给孩子吃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类,过敏禁用)或者阿奇霉素,利巴韦林颗粒,用点口腔溃疡散输液效果同时可以给孩子用点药
- 蒋卡丽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你孩子2周主要是患手足口病意见建议:手足口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你孩子只有2周年龄小,要警惕并发症的可能,常见并发症有脑炎,心肌炎等,建议孩子住院治疗,可以采取中药治疗。祝早日恢复健康。
查看详情>>
- 4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 问:我小孩一岁八个月,口里有泡,流口水,昨天发烧,吃了药腿烧,手上有几个疹子,脚掌有红点,今天没烧,可能是手足口病,我隔壁家小孩是,可能被传染,该怎么办
- 答:
- 陈赟虎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您的孩子出现了疱疹,发热,需要积极的查明原因,积极治疗。指导意见:你好,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建议您带孩子去医院查血常规,血沉,病毒学指标等。确诊后尽早的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注意隔离。
- 翁立娟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来说就是抗病毒治疗就可以指导意见:发现的早及时输液很快就可以好的,祝你好运
查看详情>>
- 5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 问:全部症状:手脚有红色小泡治疗情况:口服阿希洛韦片清开灵发病时间及原因:20091212想要得到的帮助:如何治疗病情
- 答: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意见建议: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建议还是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 八岁女 手脚有红色小泡意见建议:1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2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头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5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6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该病一般1~2周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它也不是终身免疫,即以后还可以感染发病
- 李光辉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以吃点消炎的加抗病毒的利巴韦林颗粒,效果挺好的.意见建议:天冷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生活护理:祝你健康
查看详情>>
- 6手足口病初期如何治疗
- 问:病情描述:医生,您好!星期二中午一点文多开始发烧,体温在38.5左右,去医院喉咙有脓点,开了泼尼松,淸开灵颗粒,头孢洎肟酯干混悬剂和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吃了两次退烧药体温还是锥持在38一38:5度之间,晚上发现嘴边有红红点,直到凌晨三点多烧才退了,第二天一直叫舌头痛,嘴边有红点,手足也有一总点点,后来去医院说是手足口病,但体温正常,后来开了葡萄酸锌钙口服液,双黄莲颗粒,和脾氨肽口服干粉,请问葡萄糖酸锌钙,双黄莲,脾肽氨这些是治疗手足口病吗,有用吗!谢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设有治疗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双黄莲,脾肽氨口服冻干粉可以治疗手足口病?
- 答:
- 朱芳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查看一下孩子的手掌,口腔内是否存在水泡,孩子发烧么?有没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个季节是手足口的高发季,要十分警惕。
指导意见:
建议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即便不是手足口也可以让家长安心。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 李莉主治医师: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考虑手足口病,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手足口病此外脾氨肽冻干粉可调节免疫力,葡萄糖酸锌钙,补充锌剂可促进溃疡面愈合,轻度手足口可口服药物治愈,但最好及时关注病情,及时复诊。
- 薛林阳医师: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但也有少部分见于成人,与自身抵抗力低有一定的关系。指导意见:
治疗前需要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胸片,血常规等检查,本病严重时可并发心肌炎,肺炎,甚至危机生命。治疗上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利巴韦林治疗,并同时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查看详情>>
- 7是否是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 问: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手脚长水疱,成混浊.口腔也有点溃烂,无发热症状,不痒、已经发病4天.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生检查没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和预防,是什么病化验、检查结果:医生说不是手足口病叫放心回家,没交代是什么状况
- 答:
- 张小娟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孩子的情况是有些手足口病的现象,目前如果没有症状是不要紧的,给孩子多喝水,还是要用点抗病毒的药物治疗的。指导意见:服用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服用二合,同时服用清开灵和维C,在家观察一周吧。
- 爱心医生: 这个情况要是确定了的话那是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不知血液检查结果如何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