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起的耳聋
- 1中耳炎引起耳聋可以治好吗
- 问:病情描述:有多年的中耳炎可医好了现在耳龙了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能医好耳朵听得到
- 答:
- 徐奇頫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中耳炎引起的耳聋是否可以治疗好要具体情况。如果是单纯的耳鼓膜穿孔引起的可能考虑耳鼓膜修补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指导意见:但是如果是耳鼓膜穿孔修补也只有在保持干耳六个月左右才可能进行。医生询问:如果我的回答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到你的首页进入“在线咨询”可以与医生面对面的交谈,这样你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当面就提出来。
- 陈世民医师: 耳聋的分类与治疗:传导性聋: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点击左侧【点击咨询】闪动按钮咨询我,祝您早日康复。
- 爱心医生: 这个一般把炎症及时治疗好,看耳膜是否有受损的情况
查看详情>>
- 2中耳炎引发的耳聋
- 问:病情描述:我小的时候由于中耳炎引发一个耳朵聋,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治疗,只是在小的时候吃过点消炎药,一直也没有在意化验,检查结果:无病例想要得到的帮助:像我这样的情况还能看好么
- 答:
- 王利一主任医师: 你好,由于中耳炎分为不同种类,每一类中耳炎的治疗效果不同。但是建议去医院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积极正规治疗后听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查看详情>>
- 3中耳炎会导致耳聋吗?
- 问:治疗情况:正在服消炎药想要得到的帮助:中耳炎会导致耳聋吗?
- 答: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意见建议: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意见建议: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意见建议: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查看详情>>
- 4耳聋耳鸣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问:病情描述:我耳朵总是发闷,听力不好,就做了个鼓膜置管手术,之后还是一直很闷,听力还是不好,并且置管之后还没有引流出脓液,现在仍然闷得很厉害,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答:
- 爱心医生: 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内闷胀或堵塞感、听力减退或耳鸣等,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多数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中耳炎的危害也比较大,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患者要在症状比较轻的时候采取治疗措施,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点击左侧闪动按钮询问我,祝您早日康复。
- 闫铁医生: 病情分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指导意见:您现在还是有炎症引起的,建议您可以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祝您早日康复!医生询问:
查看详情>>
- 5中耳炎导致后天性耳聋能够治愈吗?
- 问:全部症状:右耳听不见声音发病时间及原因:小时候的了中耳炎父母没有在意 治疗情况:未治疗过,毕业工作了来到我们公司,同事问起了,才在近期做过一次检查。想要得到的帮助:我这个女同事家庭条件不好。也不知道能不能治愈,大约需要多少费用能治疗?听说配隐形助听器一只耳朵3000元?
- 答:
- 付世春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中耳炎致听力下降。也要看中耳炎症,影响的范围的。意见建议:建议去耳鼻喉科,检查脑诱发电位,电测听,听觉传导通路上的检查,明确具体损伤位置,看能事装助听哭提高听力。助听器的价格相差很大,从几百到几万不等,你朋友可以自行选择的。
- 张小英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右耳耳聋多年,未治疗过。意见建议:治愈的机会不大,因为时间长了,已经转化成混合聋。隐形助听器有4000-30000元不等。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 我的办法是点穴位调理气血的,对治疗耳聋和耳鸣的效果非常好,希望你仔细寻找和点按穴位,和针灸的效果基本上是一样的---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您早日康复!!! 耳鸣:是指在无声刺激下而有声音的感觉. 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也叫听力障碍,是指人们感受声音大小和辨别声音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这两种病的人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是后天造成的耳鸣、耳聋,大部分都是气血不调理,只要你按照如下的穴位坚持点按,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一 听会 “会”有聚的含义,此穴主治耳聋气闭,可以使听觉得以会聚,故名听会。 位置:位于平耳屏间切迹下缘,下颌关节后,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疼、面瘫、腮腺炎。 二 翳风 “翳”指大鸡毛扇,状如耳形,“风”属声鸣,故名翳风。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凹陷中,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觉。 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斜、三叉神经痛、腮腺炎、中耳炎。 三 中渚 “渚”指水边的沙洲,或江中有渚,,穴居掌骨之中,故名中渚。 位置:位于手背四、五指掌关节之掌骨端连线之中点后一寸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咽痛、手麻木、屈伸不利。 四 听宫 “宫”指重地、要处,点按此穴有利于听觉恢复,故名听宫。 位置:位于耳前、耳屏尖相平的下颌关节后方,微张口时呈凹陷中央。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疼。 五 外关 前臂伸侧为“外”,此穴犹如“关”口,三焦经的络穴,故名外关。 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耳鸣、耳聋、偏头痛、热病、胸胁痛、落枕、腮腺炎、上肢麻痹、关节疼痛。 意见建议: 我的办法是点穴位调理气血的,对治疗耳聋和耳鸣的效果非常好,希望你仔细寻找和点按穴位,和针灸的效果基本上是一样的---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您早日康复!!! 耳鸣:是指在无声刺激下而有声音的感觉. 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也叫听力障碍,是指人们感受声音大小和辨别声音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这两种病的人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是后天造成的耳鸣、耳聋,大部分都是气血不调理,只要你按照如下的穴位坚持点按,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一 听会 “会”有聚的含义,此穴主治耳聋气闭,可以使听觉得以会聚,故名听会。 位置:位于平耳屏间切迹下缘,下颌关节后,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疼、面瘫、腮腺炎。 二 翳风 “翳”指大鸡毛扇,状如耳形,“风”属声鸣,故名翳风。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凹陷中,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觉。 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斜、三叉神经痛、腮腺炎、中耳炎。 三 中渚 “渚”指水边的沙洲,或江中有渚,,穴居掌骨之中,故名中渚。 位置:位于手背四、五指掌关节之掌骨端连线之中点后一寸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咽痛、手麻木、屈伸不利。 四 听宫 “宫”指重地、要处,点按此穴有利于听觉恢复,故名听宫。 位置:位于耳前、耳屏尖相平的下颌关节后方,微张口时呈凹陷中央。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疼。 五 外关 前臂伸侧为“外”,此穴犹如“关”口,三焦经的络穴,故名外关。 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耳鸣、耳聋、偏头痛、热病、胸胁痛、落枕、腮腺炎、上肢麻痹、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6中耳炎引起的耳聋
- 问:也不见好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半年
- 答:
- 徐奇頫主治医师: 中耳炎引发的耳聋减轻症状可以服一点龙胆泻肝丸.最好根治没有好的办法.
- 爱德华医师: 您好,中耳炎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查看详情>>
- 7中耳炎能引起耳聋吗?
- 问:我的同事的妈妈耳朵里经常流脓水,听力下降,老人家怕花钱总是治疗的稍好一点就不再治疗了,所以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好,时间长了也就不在乎了,我同事担心老人家会发展呈耳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中耳炎能引起耳聋吗?
- 答:
- 爱心医生: 你好,中耳炎引起耳聋的情况非常多见,中耳炎严重的话会导致耳中声音的传导通路受阻,引起听力下降,或者会引起鼓膜破损,导致鼓膜的功能丧失。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