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血小板减少
-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吗
- 问:病情描述:医生你好,我的小腿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点,也就是出血点吧。持续很长时间了。因为也不疼不痒的,所以我也懒得管它。今年暑假,心血来潮去医院看了一下,做了个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只有53.今天去人民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按理说我这个血小板数目不会出现这种自发性的出血的,所以又让我去做尿检,血清尿酸测定,新血脂四项,肝功八项。测了半天这个都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症状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不确定。我想问下医生 ,是不是这种病,这种病要吃什么药啊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今年夏天找了个中医看了下,她说要从调理脾胃上入手,所以给我开了一大堆补药,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但是没什么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医生给我解答一下告诉我这是什么病,以及治疗方法
- 答:
- 樊雪梅主任护师: 病情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激素丙种球蛋白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部分孩子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停药或减药后可再次下降,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数十年不愈。指导意见:血小板减少主要的问题是易出血,不出血与正常孩子无异。你孩子血小板96,一般不会出血,强的松减量,每周减一片,直至以最小的激素量维持血小板在30~50左右。或可改用其它方案治疗。原则是以最小的药量维持血小板在安全范围即可,不要追求一定使血小板升至100以上。7月份有十余例血小板减少患儿找我看,病程1月至数月不等,最长者10年,有几例已停药观察,几例继续随访治疗。
- 郑晓红副主任护师: 病情分析:你好;紫癜皮膚和粘膜出血后顏色改變的總稱。臨床表現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僅于過敏性紫癜時可稍隆起,開始為紫紅色,壓不退色,以后逐漸變
查看详情>>
-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不会复发,应
- 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不会复发,应该怎样防治?
- 答:
- 杨蜜蜜主治医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没有差别,根据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新发性,持续性和慢性,儿童的血小板减少紫癫一般为自限性,约80%的患儿在六个月内可以自发缓解,急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可自愈,属于良性的疾病,成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发缓解者很少,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激素及脾切除无效,这些患者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一般的预后尚可,约有百分5%的患者属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以因颅内出血或者重要脏器的出血而死亡,所以绝大多数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尚可,少数病情严重的可因为出血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 刘蔚医师: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扑尔敏等及糖皮质激素等.关键是预防啊
- 刘森林医师: 绝大多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表现为反复发作.防治,首先要解除病因,部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有诱因的,及时排除以后,该病可以痊愈.一部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病因是不能去除的,所以需要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甚至需要节能型骨髓移植.
查看详情>>
-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吃什么?吃什么能增加
- 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吃什么?吃什么能增加血小板。大时就发病,治愈后,反反复复很多次,今年又复发,经骨髓穿刺认定为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答:
- 刘丛副主任医师: 你好,你这个目前来看的话一般需要通过药物调。你这个情况一般来讲的话,可以加入糖皮质激素。还有就是你这个情况,一般来讲。配合加入中药
- 李妙晨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有热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指导意见:多吃花生,花生衣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对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有明显疗效,祝您健康!
- 爱心医生: 不能吃什么主意是为了防止病情的加重。血小板低的人要多吃补血的食物,但是有几点食物是不可以吃的。1、粗、长纤维食品这类食物有芹菜、菠菜、韭菜,竹笋、冬笋和未煮烂的牛肉、羊肉、猪肉等。2、虾、螃蟹3、辛辣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可助热生火;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可加重紫癜。4、热性食物这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公鸡肉、韭菜、荔枝等。看病人的年龄采取药物治疗的话最好少给其服用西药因为容易造成肝肾的损伤不利于全面康复,最好是采取植物草药慢慢调理,这样不伤害身体比如说卷柏紫癜方,水煎内服的方法更容易吸收有效成分。绿色更安全。
查看详情>>
-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有哪些
- 问: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症状
- 答:
- 卢宁主任医师: 您好,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突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牙龈,口腔可有血疱2.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或止血带以下部位多见。可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3.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有原发病表现或发病前有某种致病因素接触史,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口腔血疱等,严重者会发生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 陈伟副主任医师: 指导意见:你好,你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血小板减少而出现的一系列全身出血性倾向的表现,是有很多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症状有,低热、皮肤粘膜的瘀斑、瘀点,刷牙容易出血,女性月经时间延长,鼻出血,严重者科出现内脏出血的表现
- 葛军辉医师: 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期用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治疗如长春新碱
查看详情>>
-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问:问题描述:孩子于10月份(17个月时)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月8号入院治疗,16号出院,治疗方案是丙球+地塞米松,出院时血小板是260;出院后口服强的松,开始剂量是早2片半晚2片,之后每周复查从下午减半片,逐渐减量,在减至早晨一片,晚上半片时复查血小板又降至26(12月14日);16号又住院治疗(体重14Kg),入院期间用了12支丙球(2.5mg)+地塞米松,22号出院.出院时血小板是261,23号开始口服强的松,早晚各三片,25号查血小板294,医生让减量为早晚各2片半.2号早上复查血小板又降到42.医生当时建议不让加减量,隔天就要查血小板,若继续下降的话就要住院;4号再查又升到66.请问维持现有强的松剂量(早晚2片半)多久后再查呢?
- 答:
- 爱心医生: 以现在的剂量建议服用5-7天复查,再调整剂量
查看详情>>
- 6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区别
- 问:患者性别:患者年龄:问题描述:
- 答:
- 李恬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紫癜:1,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主要是过敏.2,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3,常伴有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4,血常规的检查:血细胞轻中度增高嗜酸细胞正常或者增高,出血量可多贫血,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2,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3,多部伴有肾脏损害.4,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
查看详情>>
- 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白血病有哪些不同呢?
- 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白血病有哪些不同呢?
- 答:
- 姜彦春主任护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止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侵润其他组织和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根据回顾调查,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且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 杜丽华副主任护师: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良性疾病,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