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血的结果
- 1今天血液化验结果,没时间给医生看
- 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33.320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0.019
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0.002
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0.377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224.939
问问医生我身体正常吗?
- 答:
- 翟祥元主管技师: 病情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33.320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0.377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224.939说明是小三阳。指导意见: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是没有问题的
- 刘立新医师: 病情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查1.5阳性,只能知道你感染过乙肝。指导意见:应该再查查肝功能情况,乙肝病毒DNA定量情况。
查看详情>>
- 2化验血结果
- 问:乙肝表面抗原:阴性0.01。乙肝表面抗体:阳性213.79乙肝e抗原:阴性0.00.乙肝e抗体:阴性3.95乙肝核心抗体:阳性5.83想要得到的帮助:这几项是什么意识?
- 答:
- 周亚宏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说明您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现在没有病毒复制,没有传染性意见建议:最好再查个肝功能和乙肝DNA除外乙肝病毒变异的可能。如果都正常就可以不用治疗。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禁酒,避免服用伤肝的药物。半年复查一次DNA和肝功能,乙肝五项就不用做了。如果连续2年都正常,那以后就可以1年复查一次
- 爱心医生: 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是说明你的体内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抗体。如果全是阴性反而不好,说明体内没有抗体,就要注射三针乙肝疫苗。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说明你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于你的抵抗力强,身体素质好,病毒被清除,才会出现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没问题 通常认为,乙肝核心抗体对人体没有保护性,它是反映肝脏的组成单位—肝细胞受到乙肝病毒(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其持续时间可达数十年甚至终生,但只有血液中检测到抗-HBc含量高时才代表正在感染,而低含量则指过去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只具有流行病学意义,并不能肯定被检查者有问题.检测中单项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较多见,主要见于下面几种情况. 1,急性乙肝感染的“窗口期”,指乙肝表面抗原已被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清除,或在血液中消失,由于乙肝核心抗体出现比乙肝表面抗体早,所以仅能检测到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2,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的母亲可以传给婴儿,献血者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给接受血液的人,婴儿或者接受血液的人均可能检测到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3, 过去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乙肝核心抗体比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长,因此乙肝表面抗体已消失或在可检测水平以下时,乙肝核心抗体仍存在,这种感染者也可能是那些自己根本没有出现过乙肝症状的人,也就是说感染者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综上所述:提示你以前曾经感染过乙肝,现在没感染乙肝,身体有了抗乙肝的抵抗力。 叶晓航评述2010/03/29;
- 吴冬萍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表明您现在没有乙肝病毒感染,并有抗体形成,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意见建议: 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 5、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查看详情>>
- 3化验血的结果
- 问:化验血的结果,有个RF+是什么意思啊?
- 答:
- 武秀琴副主任护师: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对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已有所了解,这些生物作用包括:1、调节体内免疫反应;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的量超过一定的滴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由于IgM型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为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类风湿因子(RF)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可与IgGFc段结合。RA病人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产生RF的细胞克隆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测定IgG、IgA、IgM类RF通常用ELISA间接法,即用热凝集兔IgG包被反应板微孔,加入检样后,再分别加抗人IgG、IgA、IgM酶标记抗体,使反应后再与底物呈色。为防止各Ig类别RF相互干扰,酶标记抗体使用标记的抗体F(ab’)2片段。
一、原理:
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这种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此称胶乳凝集试验。
在用热凝集变性IgG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的微孔中,加入待测血清,如有RF存在,则相互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热凝集变性的IgG与之反应,在加入底物后即可显色。根据显色程度可判断有无RF存在及其水平,此为双抗原夹心ELISA法。
二、胶乳凝集试验:
R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IgG抗体,可与IgG的Fc段结合。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三、操作:
1、56℃30分钟灭活,(灭活C1q以阻止假阳性凝集)。将待测血清用0.1mol/LPH8.2甘氨酸缓冲盐水作1:20稀释(生理盐水1ml中加血清0.05ml)。
2、取此稀释血清1滴(约0.05ml),加于黑色方格玻片的方格内,加乳胶RF试剂1滴,立即摇动反应板3分钟,使其充分混匀后,于直射光下观察。每次试验均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四、参考值:
正常人1:20稀释血清为阴性。
五、结果判断:
胶乳凝集试验正常人多为阴性反应,如3分钟内出现显凝集者为阳性。阳性反应的标本应将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测定滴度。ELISA法可根据显色程度,与阳性和阴性对照参比,作出阳性或阴性的判断。
六、临床意义:
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和IgE类。各类RF临床意义有所不同。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阳性率为80%,且滴定度常在1:160以上。临床上动态观察滴定度多少,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其他风湿性疾病如SLE阳性率为20%—25%;硬皮病与皮肌炎阳性率为10%—24%,滴定度较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产生RF的细胞克隆较少,且单核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产生,故一般不易测出。RF有IgG、IgA、IgM、IgD和IgE五类,用凝集试验法测出的主要是IgM类。多数作者认为,IgM类RF的含量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IgG类RF的含量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IgA类RF见于RA、硬皮病、Felty综合征和SLE,是RA临床活动的一个指标。IgD类RF研究甚少。IgE类RF除RA患者外,也见于Felty综合征和青年型RA。在RA患者,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在非类风湿患者中,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人以后发生RA者极少。
查看详情>>
- 4血化验结果有两项超标
- 问:病情描述:你好,我验了一下血脂和血糖,其中有两项超标,一项是糖化血清蛋白,指标偏低:1.03;正常值应该是1.1-2.14,另一个是甘油三脂,指标高出很多:3.34,正常值是0.56-1.7,请教大夫我这个情况严重吗?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有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教大夫我这个情况严重吗?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有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 答: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42岁男性患者,辅助检查提示GA:1.03,甘油三酯偏高,询处理方式。指导意见:假如身体肥胖或者有慢性炎症,血糖不高的话,GA稍降低就没有特殊意义,所以不用担心太多。甘油三酯建议通过饮食来调节就好。低油脂低钠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假如还有高血压病史的话,需要及时降血压治疗。
- 郑兵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报告提示你血脂高,甘油三酯一般不超过1.9,你血脂高,是因为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过多,超过肝脏得代谢能力,容易沉积在肝脏细胞里,导致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指导意见:建议你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多吃新鲜含粗纤维蔬菜水果食物,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运动,戒烟酒,一月后复查血脂分析,如血脂仍高,考虑服用降脂药,有情况随时就诊。祝你健康!
- 姜雅倩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这位朋友,您好,考虑高“甘油三脂”血症指导意见:您好,高甘油三脂血症平时应该尽可能低脂饮食,忌烟酒,增加运动,复查,如果持续增高不降,可药物降血脂
查看详情>>
- 5血的化验结果,请大夫帮忙
- 问:病情描述:我儿子今年10岁,13日肚子疼,还吐了3次,吃了头饱克肟片,瑞健,薄地兰消炎口服液三种药好了一点。14日化验了一下血,白细胞:15.5正常值是4.0-10;淋巴细胞:6.0正常值是0.8-4;中性粒细胞:8.7正常值是2.0-7;红细胞压积:35.9%正常值是37-5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403正常值是320-360.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以前也是吃上面的几种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大夫看看我们应该怎么治疗。谢谢了。
- 答:
- 李长征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检查的情况来看,孩子主要还是有炎症感染的情况存在,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所造成的。指导意见: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继续使用上述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适当进行腹部的热敷,饮食上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凉的食物。
- 罗积忠副主任医师: 请问你儿子现在再吐过没有?再没有发生肚子疼痛吗?从你孩子的检查结果看还是一个消化道感染。如果没有了腹痛和恶心呕吐症状,建议继续吃头孢克肟和蒲地蓝,瑞健就停了。
- 佟靓主治医师: 白细胞高,那么就是提示有感染的情况的了,要积极的进行抗生素的治疗的,才能帮助的了。目前的药物是可以的,要维持治疗,注意复查就可以的了。
查看详情>>
- 6化验血结果问的了什么病
- 问:病情描述:谷丙转氨酶12,谷草转氨酶20,谷草谷丙比值是2。尿酸398.总胆固醇6,84甘油三酯2,12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的了什么病,怎么治疗?
- 答:
- 爱心医生: 你好,根据你的检查结果来看,高血脂症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高血脂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尿酸398超高,建议检查肾功能,建议您通过上面的点击“咨询”按钮与我直接交流,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查看详情>>
- 7今天做了一个血项化验,结果CA199偏高
- 问:病情描述:今天做了一个血项化验,结果CA199偏高,正常值是0-37,我的结果是38.8,请问是什么问题.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问有无大碍
- 答:
- 张隽瑜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根据您的描述您上述情况属于血化验结果了解的问题,其实本身上述结果升高不多,那么意义不大的,希望你不要存在压力指导意见:按你的检查结果来说也可能是存在误差导致的,意义不大,还是不能确定就是存在疾病引起的,你完全可以继续观察,担心的话,之后可以复查
- 杨旭东主任医师: CA199明显升高,见于胰腺癌、肝胆系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轻度升高,也见于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炎等。
- 徐丽副主任医师: 您好,ca199是肿瘤指标的一项,通常反映的是消化道的问题。您好,通常胰腺癌,肠癌,胃癌的病人ca199会升高,但是这个指标特异性不高。建议查一下其他的肿瘤指标,如ca125,ca153,afp,cea等等。联合起来看。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可以不用治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