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什么样
- 1艾滋有什么初期症状?我这样是不是得艾滋了
- 问:我最近一直有点在拉肚子,有时候很稀,也找不到原因,身上有时不时有一两个很痒的包包,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蚊子咬了。到了晚上特别容易口渴。之前口腔溃疡嘴巴有破皮,然后出街喝过玻璃瓶的可乐。艾滋病菌会不会这样传播啊?{[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 答:
- 沈贞富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身体局部皮肤组织出现的临床表现情况,考虑是身体出现了感冒感染,有关引起的综合性表现指导意见:经理出现了皮肤的表现症状,汽车到医院检查以后通过抗过敏,抗感染或者是相关的检查,是否出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里程症状。
- 李滨主任医师: 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需要化验室的检查结果才能确定诊断,艾滋病窗口期一般两周到三个月左右,如果你发生过性行为,不确定对方身体是否健康,建议六周以后可以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是阴性的,理论上可以排除
查看详情>>
- 2艾滋病是什么样子、是什么的情况、我们要怎
- 问:艾滋病是什么样子、是什么的情况、我们要怎么预防艾滋病是什么样子、是什么的情况、我们要怎么预防
- 答:
- 史秀磊医师: 病情分析: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疲乏、夜间出汗、慢性腹泻、厌食、体重减轻、舌尖毛状白斑病,及各种神经症状.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最长约半年后出现抗体。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指导意见:如果感染了艾滋病,要检测感染者的CD4细胞水平和病毒载量。要根据感染者的体质、营养状况、有没有基础病的情况确定怎么治疗,没有办法彻底治愈艾滋病,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3-12-08 12:50:03那么是要知不知道是否有感染是不是要先验血??
- 肖春才副主任医师: 你好!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缺陷,引起多种的机会性感染,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输血母婴等途径传播
查看详情>>
- 3一般得艾滋病的人,表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 问:您好!一般得艾滋病的人,表面或者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指的是女性患者.谢谢!
- 答:
- 刘宁主治医师: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 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2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 詹瑾副主任药师: 你好,考虑一般的艾滋病病例,从表面或者身体上并不会看出异常症状的。如果你和对方发生过高危的性生活,而且也不确定对方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建议最好到医院抽血检查抗体
查看详情>>
- 4艾滋病患者晚期征兆是什么样
- 问:三年前的一次意外医生告诉我、艾滋病、之后抽过三次血化念过、但是我到现在都没看到过、当初的检查报告单、最近有很多反常、我想应该是严重期间吧
- 答:
- 马续威主任护师: 你好,在艾滋病晚期,病人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
- 曾旺生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为2-12周,通常说3个月。指导意见:你好,你3年前有一次意外,可以现在检测一下,结果阴性,就可以排除感染了。 提问人的追问 2013-08-01 10:15:34我连报告单都拿不上 回复人的回复 2013-08-02 20:45:37你可以现在再检测一下,如果现在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就可以排除感染了。
查看详情>>
- 5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 问:艾滋病的初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 答:
- 薛仕敬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朋友您好,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指导意见: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查看详情>>
- 6艾滋病的刚开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 问:我想请问一下医生.艾滋病多少时间才能发病?发病时有什么表现的特征?谢谢谢....
- 答:
- 徐中娟副主任护师: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4期.
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4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4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①淋巴结肿大--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10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②全身症状--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③各种感染--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点:
①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②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③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 徐从艳技师: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特征,大家应该了解,这是早期发现病人不可缺少的依据,也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帮助医务人员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当感染艾滋病毒后,多数成为无症状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表现症状不明显,即医学上称为亚临床患者,仅部分病人出现有临床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艾滋病例人数的50~100倍,究竟有多少可能发展为艾滋病呢?据新近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毒感染后在5年内只有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25%~30%可能发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绝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10年内发展为艾滋病,一些感染者还可发生艾滋病毒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以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其主要表现,病死率极高.并发症主要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占60%)和卡波济氏肉瘤(占33%).艾滋病毒感染后的3~6周,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关节痛、腹泻等症状,持续7~14天,2~3个月后可出现血清抗体阳性,随后感染者转为无症状期(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随患者的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感染病毒的剂量及种类不同而有差别.据近年报导,一般认为成年人潜伏期8~9年,儿童平均为1.2年.也有部分病例虽然感染多年,仍为持续性无症状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经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儿童平均为1.97年,成人8.23年,老人5.5年.性接触感染的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6~8年,最长为15年.不同的种类,如艾滋病毒(HIV-Ⅱ)所致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16~19年之久.患者在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艾滋病毒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传染源.
(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1.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10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根据38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
2.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3.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但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济氏肉瘤的皮肤改变,其损害表现在后面章节还要专门介绍,在此不多述.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在尸体检验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高达7Q%~80%,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本病为原因不明、无明显炎症反应,非特异性白质变性、常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以疲倦、性欲减退等起病,后期发展为严重痴呆.据美国纽约对102例患艾滋病死亡者作尸检时发现,96例(占94.1%)有弥散性或局限性脑病变.这些患者死前显有痴呆症的65例中,45例(占69.2%)有弥散性脑病变.此外还有报导,对235例艾滋病患者做精神神经病的会诊,发现有121例(占51.5%)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另外,后期患者常可见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脑炎或大脑炎.
(2)机会感染的临床表现
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10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
1.原虫类
(1)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4~6周.发热(89%)和呼吸急促(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人胸片显示两肺广泛性浸润.但少部分患者(约占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极少异常.据对180例卡氏肺囊虫肺炎X线胸片检查所见,表现为两侧间质性肺炎的77例,间质及肺泡炎症45例,肺门周围的间质炎症26例,单侧肺泡及间质炎症24例,未见异常者8例.肺功能测定示肺总量及肺活量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而进一步加剧.气管镜或肺穿刺所取之标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虫,有时还可以查到其它病原体,此时为混合性机会感染.本病病程急剧;亦可缓慢,终因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达90%~100%.
(2)弓形体感染: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3)隐孢子虫病: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诊断靠肠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
2.病毒类
(1)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表明,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多数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在尿、唾液、粪便、眼泪、乳汁和精液中迁延排出病毒.并可经输血、母亲胎盘、器官移植、性交、吮哺母乳等方式传播.艾滋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常表现为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皮疹等.确诊巨细胞病毒感染必需在活检或尸解标本中找到包涵体或分离出病毒.根据Guarda等对13例艾滋病人尸解的研究,最常见的诊断是巨细胞病毒感染(12例),其次是卡波济氏肉瘤(l0例).所有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播散性,并且经常影响两个或多个器官.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也可经飞沫传染,病毒可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粘膜或破报皮肤侵入人体.孕妇在分娩时亦可传给婴儿.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损害、累及口周、外阴、肛周、手背或食道以至支气管及肠道粘膜等,以唇缘、口角的单纯疱疹最常见,其损害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基底稍红,水疱被擦破后可形成溃疡,其溃疡特点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继发感染,症状多较严重,病程持续时间长,病损部位可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活检可查到典型的包涵体.
(3)EB病毒:该病毒在艾滋病人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EB病毒抗体,EB病毒可致原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全身斑疹,T细胞减少等.
3.真菌类
(1)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粘膜上,可从皮肤和粘膜分泌物、大小便、痰液中培养出来.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机体菌群失调时,可使白色念珠菌变为致病菌导致念珠菌感染.可分为皮肤念珠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后者多见为鹅口疮--口腔粘膜、舌及咽喉、齿龈或唇粘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剥离,露出鲜湿红润基底.多见于严重疾病的晚期,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性恋者持续有鹅口疮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将发展为艾滋病的指征.念珠菌性食道炎可造成吞咽困难及疼痛或胸骨后疼痛,食道镜检查可见食道粘膜有不规则溃疡和白色伪膜.其它尚有念球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内脏念珠菌病等.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和求助于真菌检查.
(2)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容易经呼吸道,偶可经肠道或皮肤入侵致病.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很高的病死率,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错乱及脑膜刺激症状.肺部隐球菌,以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伴咳嗽、粘痰、低热、胸痛、乏力、X线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确诊.
4.细菌类
(1)结核杆菌:结核病常发生于有艾滋病感染但尚无艾滋病的病人,这可能因为结核杆菌的毒力强于其它与艾滋病相关的病原体,如卡氏肺囊虫等,所以结核病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早期.74%~100%的艾滋病感染伴结核病人有肺结核,其症状和体征常很难鉴别于其他艾滋病相关的肺部疾病.艾滋病患者常表现为扩散性的感染.艾滋病感染病人并发结核最突出临床特征是高发肺外结核,艾滋病伴结核病人或发现结核而诊断艾滋病人中70%以上有肺外结核.艾滋病伴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形式为淋巴结炎和粟粒性病变,还常波及骨髓、泌尿生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2)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为艾滋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肾、血液、骨髓、胃肠道、淋巴结等,其表现为发热、消瘦、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确诊靠病原分离培养及活检.
(3)其他常见的致病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均可引起机会感染.
(3)卡波济氏肉瘤的临床表现
卡波济氏肉瘤原为一种老年男性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北美及欧洲确诊为艾滋病的人约30%伴有这种肉瘤.卡波济氏肉瘤并发于艾滋病者,在初期同性恋中占46%,一般为27%,在有卡氏肺囊虫并存时为16%,而异性恋或静脉药物成瘾者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病率仅为3.8%.卡波济氏肉瘤多侵犯皮肤,但由于艾滋病合并卡波济氏肉瘤时,其病变迅速扩散,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尤其是肺、消化道和淋巴结等.引起胸腔积液、咳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肺部卡波济氏肉瘤很少出现症状,常与肺部机会性感染并存.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其周围结节样浸润,并有双侧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是其典型X线表现,把有卡波济氏肉瘤者与无卡波济氏肉瘤病人作比较,发现有卡彼济氏肉瘤者,其肺部及胸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肝脏的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生率为14%~18.6%,多为播散所致,但也有原发于肝脏者,尚无临床诊断方法,死亡前通常已累及肝脏.
(4)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除无淋巴结病变、卡波济氏肉瘤及机会性感染外,其他症状与成人患者相似.几乎所有艾滋病儿童均有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和发育差的表现.对记录艾滋病存活者资料的分析表明,艾滋病诊断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年龄都与存活率有关.有50%的儿童在确诊后存活12个月,不足12月龄的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的一年存活率仅为30%;年长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患儿为48%;其他病情的年长儿为72%.这些发现在性质上与不同临床中心调查的结果相一致.临床表现的特征出现在儿童组早期,通常在4~8月龄的儿童中出现包括卡氏肺囊虫肺炎、消瘦综合征和脑病等症状.在表现较早及较迟的儿童中都会出现从持续性中耳炎直至重型细菌性脑膜炎或肺炎.在机会性感染中儿童艾滋病患者与成人患者不同之处是儿童艾滋病患者细菌性感染10分多见,而卡波济氏肉瘤较成人少见.实验室检查中大多数儿童艾滋病的淋巴细胞绝对数正常,这是区别于成人艾滋病的唯一免疫学指标.
(5)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指的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物成瘾者等),出现一组艾滋病的症状或体征.由艾滋病毒携带者或急性感染发展而来,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疲乏、夜间出汗、慢性腹泻、厌食、体重减轻、舌尖毛状白斑病,及各种神经症状.也可出现轻度机会感染,如鹅口疮,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软疣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贫血,T4细胞减少,T4/T8比值下降,变态反应性消失;细胞免疫指标和免疫功能低下,血清球蛋白增多,血清中可检出艾滋病毒抗体.
回答者:5蕴6尘-探花10一级11-320:33
其他回答共1条
HIV感染后,潜伏期2---10年,感染后经过短暂急性感染症状后即转入较长时期的无症状阶段,直到机体免疫能力崩溃而进入感染晚期.艾滋病实际上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
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
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肝脾肿大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度以上,大于一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大于一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茵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茵病
9,深部真茵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茵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确诊艾滋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防疫站去检测HIV抗体,现在国家对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如果你不放心的话,你可以匿名去检测.或者电话向所在防疫站或疾病控制中心咨询一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