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狭窄是肠道管腔因各种原因变窄,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肠狭窄的症状:
1.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发作时较为剧烈,这是由于肠内容物通过狭窄部位受阻,肠道强烈蠕动所致。
2. 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呕吐物可含有胆汁,甚至粪样物质,这与梗阻部位和程度有关。
3. 腹胀:腹部呈均匀性膨胀,因为肠腔内气体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狭窄部位,积聚在肠道内引起。
4.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狭窄时,患者会停止放屁和排便,但在不完全性肠狭窄时,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
2.肠狭窄的建议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不完全性肠狭窄的患者。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抽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的压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预防肠道细菌感染引发的并发症。
2. 手术治疗:对于完全性肠狭窄、病情较重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如肠粘连松解术,用于解除肠道粘连导致的狭窄;肠切除吻合术,切除狭窄段肠道后将两端正常肠道吻合;肠造口术,在病情危急时,可先做肠造口,将肠内容物引出体外,待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处理。
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方面,初期需禁食,待病情缓解后,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高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若出现腹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