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有相应症状且有多种治疗方式。
一、沙眼症状:
1. 眼部刺激症状:初期可出现眼睛异物感、烧灼感,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尤其在风沙环境或用眼过度时更为明显。
2. 分泌物增多:晨起时可见眼部有较多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严重影响眼部清洁,有时会导致睁眼困难。
3. 结膜充血:睑结膜呈现弥漫性充血,血管模糊不清,外观上眼睛发红。
4. 乳头增生与滤泡形成:睑结膜表面可见乳头增生,呈细小的红色颗粒状;同时可出现滤泡,大小不一,半透明状,多见于上睑结膜。
5. 角膜血管翳:病情进展后,角膜上缘会出现新生血管向角膜内生长,形如垂帘,影响视力。随着病情加重,角膜血管翳可布满整个角膜,严重损害视力。
2.沙眼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如利福平滴眼液、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等,需频繁滴眼,一般每日4 - 6次,持续用药数周甚至数月。夜间可涂抹眼膏,如红霉素眼膏,以保证药物在眼部的持续作用。全身用药适用于病情较重或急性期患者,可口服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 手术治疗:对于沙眼并发症,如睑内翻、倒睫等,需进行手术矫正。睑内翻手术可调整睑板和睑结膜的位置,使睫毛恢复正常生长方向,减轻对角膜的损伤。
治疗沙眼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足量使用眼药水和眼膏,不可随意停药。治疗期间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交叉感染。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视力下降、眼部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