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是指起病急骤,排便次数显著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病症,通常伴有腹痛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急性腹泻的症状:
急性腹泻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甚至数十次。粪便性状改变,多为稀便、水样便,严重时可呈糊状。常伴有不同程度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导致食欲下降。还可能有发热情况,体温高低不一,这与感染的病原体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由于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者易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会影响身体各器官功能。
2.急性腹泻的治疗方式:
一般治疗方面,需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上,感染性腹泻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可选用诺氟沙星等;非感染性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可吸附肠道内有害物质,减少腹泻次数。伴有腹痛时,可使用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肠道痉挛。肠道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腹泻持续不缓解、出现严重脱水、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