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早期可出现发热、盗汗、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主要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
一、艾滋病早期表现:
1. 急性期症状:通常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2 - 4周出现,以发热最为常见,体温可达到38℃及以上,同时伴有盗汗,即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
2. 皮肤表现:可出现皮疹,多为红色或红褐色斑丘疹,不伴有瘙痒,常见于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
3. 消化系统症状:出现咽痛,吞咽时疼痛加剧;还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腹泻一般每日可达3 - 5次,多为水样便。
4. 肌肉骨骼症状:部分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累及多个关节。
5. 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
2.艾滋病治疗:
1. 治疗方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艾滋病的标准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
2. 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血液中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同时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艾滋病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