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 7 - 14 天,最短 4 天,最长可达 60 天。
一、出血热的症状:
1. 发热期: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至 39℃ - 40℃,热型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一般持续 3 - 7 天。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三红,眼结膜、软腭与咽部充血,腋下、胸背部可见散在出血点。
2. 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 4 - 6 天出现,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 1 - 3 天。
3. 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此期。少尿或无尿,持续 2 - 5 天。可因水钠潴留出现水肿,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和水中毒。
4. 多尿期:每日尿量超过 2000ml 即进入多尿期,一般历时 7 - 14 天。此期早期氮质血症等症状仍可继续加重,后期可因大量排尿导致水电解质丢失,出现脱水、低钾血症等。
5. 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消失,体力逐渐恢复,一般需 1 - 3 个月。
出血热病情凶险,若怀疑感染出血热,应立即就医。治疗过程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密切配合各项检查与治疗措施。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康复后也需定期复查,确保身体完全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