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多种症状表现且治疗有相应规范。
一、肺结核症状:
1. 全身症状:发热是常见症状,多表现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患者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2.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咳嗽较轻,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痰可呈脓性。约 1/3 的患者有咯血症状,多数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表现为胸膜性胸痛,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当病变累及范围广或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2.肺结核治疗:
1. 治疗原则: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早期治疗可使病变吸收快、疗效好、易治愈;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可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适量用药既能保证疗效又能避免不良反应;规律服药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全程治疗可防止疾病复发。
2. 药物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通常采用强化期和巩固期两阶段治疗,强化期一般为 2 个月,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巩固期一般为 4 个月。
3. 其他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严重并发症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影像学等,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评估治疗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