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类风湿主要表现为关节症状及全身症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早期类风湿的表现:
1. 关节症状:多从手部小关节起病,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常呈对称性。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钝痛、刺痛等,肿胀是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及滑膜增生导致。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活动后症状可缓解,僵硬持续时间多超过1小时。
2.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在关节症状出现前,可能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不适症状。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2.早期类风湿的治疗:
1. 药物治疗:常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能改善病情,延缓关节破坏进展;来氟米特也有类似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及炎症,缓解症状。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于病情较重、进展较快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2. 物理治疗:热疗、按摩、针灸等物理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感,改善关节功能。
3. 康复锻炼:在病情稳定期,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如握拳、伸展手指、屈伸膝关节等,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类风湿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