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是身体对多种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会出现多种不适表现,也有多种治疗方法。
一、发烧的表现:
1. 体温变化:体温可呈现不同程度升高,低热时体温范围在 37.3℃ - 38℃,中度发热体温在 38.1℃ - 39℃,高热则达到 39.1℃ - 40℃,超高热超过 41℃。
2. 全身症状:常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身体感到虚弱,活动耐力下降。还可能出现头痛,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3. 呼吸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咳嗽、流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
4.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2.发烧的建议
1. 物理降温:适用于低热情况。用湿毛巾敷额头,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促进散热。
2. 药物治疗:当体温超过 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要注意按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
3. 针对病因治疗:若是感染性发热,需明确病原体,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非感染性发热则要针对具体病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相应治疗。
发烧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捂汗过度或着凉。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恢复体力。多补充水分,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若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过高或伴有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