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会出现疼痛、肿胀、肌肉紧张或形成硬结等症状,处理方法包括急性期的冷敷、加压包扎、休息,缓解期的热敷、按摩、康复训练等。
一、肌肉拉伤的症状:
1. 疼痛:拉伤瞬间会感到尖锐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肌肉收缩或拉伸时。
2. 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和炎症反应导致。
3. 肌肉紧张或硬结:可触摸到受伤肌肉紧张,有时会形成硬结,这是肌肉纤维损伤后痉挛和局部渗出物积聚所致。
4. 活动受限:因疼痛和肌肉功能受损,相应关节或肢体的活动范围减小,无法正常完成某些动作。
2.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1. 急性期处理伤后 24 - 48 小时内: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拉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减少出血和肿胀,但注意不要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休息:停止引起拉伤的活动,尽可能让受伤肌肉得到充分休息,防止损伤加重。
2. 缓解期处理伤后 48 小时后:
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
按摩:在热敷后进行轻柔按摩,从受伤部位周边向中心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但力度要适中,避免再次损伤。
康复训练:在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如肌肉的伸展和收缩练习,以恢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肌肉拉伤恢复期间,要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再次拉伤。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若肌肉拉伤症状严重或长时间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