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不同阶段症状有别,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一、梅毒的症状:
1.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2 - 4周出现,好发于外生殖器,如阴茎冠状沟、龟头、大小阴唇等部位。硬下疳开始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丘疹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形成单个直径为1 - 2cm、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
2. 二期梅毒:常在硬下疳消退后3 - 4周左右出现,由于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可出现皮肤梅毒疹,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皮疹,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脓疱、蛎壳状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损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瘙痒。还可出现黏膜损害,如梅毒性咽炎、梅毒性秃发等。
3. 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 - 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40%患者发生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骨梅毒、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严重影响各个器官功能。
2.梅毒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规则用药,首选青霉素,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根据不同分期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 - 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注,连续10 - 15天。晚期梅毒三期皮肤、黏膜、骨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或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注,连续2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钠、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替代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治疗后要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有无复发。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