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寒和虚寒在病因、症状、舌象、脉象、治疗原则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实寒多因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寒邪直中脏腑经络,致阳气被遏,寒邪内盛。虚寒则是由于体内阳气亏虚,温煦功能减弱,寒从内生。
2. 症状:实寒症状表现较为剧烈,如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或痰涎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腹痛拒按等。虚寒症状相对较缓,常见畏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腹痛喜按等。
3. 舌象:实寒者舌象多表现为舌色淡紫,苔白厚而润滑。虚寒者舌象常见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
4. 脉象:实寒脉象多见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虚寒脉象多为沉迟无力,脉位深沉,脉率迟缓且按之无力。
5. 治疗原则:实寒治疗以温散实寒之邪为主,采用辛温散寒的药物驱散寒邪。虚寒治疗以温补阳气为要,通过温阳益气之品来扶助体内阳气,改善虚寒状态。
日常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上,实寒者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以散寒;虚寒者宜多吃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食物。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不可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