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常见皮肤反应有红斑丘疹、 Koplik 斑、色素沉着、糠麸样脱屑等。
1. 红斑丘疹:通常在发热3-4天后出现,首先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皮疹可融合成片,颜色加深为暗红色。
2. Koplik 斑: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表现为口腔黏膜粗糙,在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见直径约1.0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可迅速增多,互相融合,于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
3. 色素沉着:麻疹消退后,皮肤会留下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炎症后色素增加所致。色素沉着的颜色深浅不一,一般为淡褐色或深褐色,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才逐渐消退。
4. 糠麸样脱屑:皮疹消退时,皮肤会出现糠麸样脱屑,以躯干、四肢较为明显。脱屑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见少量细小鳞屑,重者则可见大片状脱屑。
在麻疹患病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需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若出现异常症状,如皮肤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