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突然抽搐可能是高热惊厥、癫痫、低钙血症、脑部感染、中毒等情况。
1. 高热惊厥:多在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发高热时。孩子体温常超过38.5℃,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等,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不等,抽搐后孩子意识可逐渐恢复,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
2. 癫痫:是一种脑部慢性疾病,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失神发作,即突然发呆、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数秒后恢复;也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类似高热惊厥的表现,但多无发热诱因,且发作较为频繁,脑电图检查可发现癫痫样放电。
3. 低钙血症: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大,若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可导致血钙降低。低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出现抽搐,多表现为手足搐搦,手腕屈曲、手指强直,足踝关节伸直、足趾下屈等,严重时可出现惊厥。
4. 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病原体侵犯脑部组织,导致脑组织炎症、水肿,影响神经功能,引发抽搐。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不一。
5. 中毒:孩子接触到有毒物质,如农药、药物过量等,毒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引起抽搐。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他中毒症状。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健康护理,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头部受伤。若孩子出现突然抽搐,应立即让孩子侧卧,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送往医院。后续需严格按照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