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伤寒的症状有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等。
1. 发热:多呈稽留热型,体温可高达39℃ - 40℃,发热可持续1 - 2周甚至更久,发热初期体温呈阶梯式上升,数日内逐渐达到高峰。
2. 消化道症状:常出现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表现。部分患儿可能有恶心、呕吐症状,腹部可有轻压痛,以右下腹较为明显。
3. 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表现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严重时可出现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 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是伤寒的特征之一,即体温升高但脉搏增快不明显,与一般发热时的脉搏情况不同。严重时可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影响心脏功能。
5. 肝脾肿大:病程1周左右可出现脾脏肿大,质软;肝脏也可肿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卫生防护,如勤洗手、保证饮食清洁等,降低感染风险。若小儿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伤寒,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