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里发烧可能是由感染、自身免疫、环境因素、出牙、其他罕见疾病等引起。
1. 感染:这是宝宝夜里发烧最常见的原因。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入侵宝宝身体后,在体内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烧。比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病原体在夜间可能更加活跃,使得宝宝体温升高。
2. 自身免疫:宝宝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当接触到一些过敏原或异物时,免疫系统会过度反应,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夜里发烧,像幼儿急疹,患病宝宝通常会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
3. 环境因素:夜间睡眠环境温度过高、宝宝穿着过厚或盖被过多,都可能影响散热,导致体温上升。若室内空气不流通,热量积聚,也容易让宝宝出现发热情况。
4. 出牙:宝宝出牙期间,牙龈会有不适,身体可能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导致夜里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体温多在38℃以下。
5. 其他罕见疾病:某些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肿瘤等也可能引起宝宝夜里发烧,但这类情况相对较少见,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复杂症状。
宝宝夜里发烧,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若体温不超过38.5℃,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宝宝额头、腋窝等部位;若体温超过38.5℃或宝宝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