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颅内肿瘤多为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
1.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它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可在脑内广泛浸润,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差异较大,低级别胶质瘤相对生长缓慢,通过手术等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期可能较长;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预后往往较差。
2. 脑膜瘤:多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大部分为良性肿瘤。生长相对缓慢,有完整包膜,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通常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过,少数脑膜瘤可能会复发,尤其是一些特殊部位或病理类型的脑膜瘤。
3.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多数垂体瘤为良性,可分泌多种激素,导致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症状。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及分泌激素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4.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一侧,早期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压迫周围神经和脑组织,引起面部麻木、眩晕等表现。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若能完整切除肿瘤,患者预后较好。
5. 转移瘤: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形成的肿瘤。常见的原发灶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转移瘤生长迅速,常多发,治疗较为复杂,需综合考虑原发肿瘤的情况及患者身体状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一旦确诊颅内肿瘤,需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