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支架后需长期吃药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基础疾病、预防血管再狭窄、改善心脏功能等。
1. 抗血小板聚集:支架作为异物植入血管后,会激活身体的凝血系统,容易形成血栓。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 稳定斑块:部分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即使植入了支架,其他部位的斑块依然可能不稳定。他汀类药物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脱落,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3. 控制基础疾病:很多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和支架造成损伤;糖尿病患者要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血管和支架的健康。
4. 预防血管再狭窄: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可能会增生,导致血管再狭窄。长期服药有助于抑制内膜增生,保持血管通畅。
5. 改善心脏功能: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改善心脏的重构,降低心脏的负荷,提高心脏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放支架后长期吃药至关重要,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